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紫外线吸收剂/分散染料同浴上染涤纶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高压吸尽法将紫外线吸收剂和分散染料单独及同浴上染到涤纶织物上,比较了两种上染条件下紫外线吸收剂和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上染率,分别计算出两者对涤纶纤维的亲和力,并测定了所得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值和耐光色牢度。探讨紫外线吸收剂与分散染料在同浴上染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当紫外线吸收剂与分散染料同浴对涤纶织物进行上染时,两者的上染率都比单独上染时的上染率低,表现出了一定的竞染关系;所选用的紫外线吸收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染色织物的耐光色牢度,其中以紫外线吸收剂UV-3改善分散染料所染涤纶织物耐光色牢度的效果最为明显。选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对分散染料在织物上的色光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超  崔志华  王锡栋  陈维国  曹益宁 《印染》2012,38(10):5-8,12
针对现有商品紫外线吸收剂吸收强度弱和吸收范围窄的问题,将苯并三唑和均三嗪这两种在不同紫外线波段有较强吸收的光稳定片段引入同一分子中,合成一种具有较高摩尔消光系数和较宽紫外线吸收波段的双母体叠合型紫外线吸收剂UV-D1。试验中,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等表征其分子结构;采用高温高压竭染法,以UV-D1对涤纶织物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0.5%UV-D1整理的涤纶织物UPF值大于50。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压搅拌釜式反应器,在消除催化剂内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以环戊二烯、苯乙烯和1-己烯与溶剂正庚烷组成的混合物为模型化合物,对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的操作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反应温度和压力升高时,各个组分的转化率都随之增高,但是双烯的加氢选择性变差.当单烯和双烯组分共存时,环戊二烯和苯乙烯优先进行加氢反应,当双烯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1-己烯才进行加氢.此外还采用固定床考察了温度、压力和氢油比对裂解汽油加氢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合适的反应条件为313 K,2.5~3.0 MPa和氢油比25.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染色涤纶织物的耐光色牢度,制备了具有紫外线吸收剂性能的邻羟基苯基均三嗪结构的化合物2-(2′,4′-二羟基苯基)-4,6-二(2′,4′-二甲基苯基)-1,3,5-均三嗪。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方法将此紫外线吸收剂上染到涤纶织物上,测试其对涤纶的上染性能和改善涤纶织物耐光色牢度的作用。结果表明:自制紫外线吸收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涤纶纤维具有较高的上染能力,无论单独还是与分散染料同浴上染,都能显著提高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性能;该紫外线吸收剂单独上染的涤纶织物光致泛黄程度降低,与分散染料同浴上染能一定程度地改善染色涤纶织物的耐光色牢度。  相似文献   
5.
裂解汽油中混合烯烃选择性加氢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压搅拌釜式反应器,在消除催化剂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对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反应组分环戊二烯、苯乙烯、1-己烯与溶剂正庚烷的混合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戊二烯、苯乙烯、1-己烯和环戊烯在催化剂表面为竞争加氢,双烯的反应速率远大于单烯。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反应机理,导出了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模型参数进行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裂解汽油中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宏观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型等温积分反应器,以组分苯、苯乙烯、噻吩与溶剂正己烷的混合物作为模型化合物,在消除催化剂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幂函数型的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宏观动力学模型并研究裂解汽油二段加氢过程中噻吩在Co-Mo/Al2O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通过对比研究噻吩在单一体系和模型化合物中的加氢脱硫反应,探讨了裂解汽油中不饱和烃对噻吩加氢脱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裂解汽油中的不饱和烃会影响噻吩加氢脱硫反应速率,但并不改变其反应机理.噻吩转化率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裂解汽油二段加氢过程中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  相似文献   
7.
以三聚氯氰、乙醇和间苯二酚为主要原料,分两步合成得到一种均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2,4-二乙氧基-6-(2’,4’-二羟基苯基)-1,3,5-三嗪,并对该物质以及其中间体2,4-二乙氧基-6-氯-1,3,5-三嗪进行了表征。在优化合成工艺的基础上,试验确定其中间体合成优化工艺为: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24 h,以碳酸氢钠为缚酸剂,其用量为原料三聚氯氰摩尔量的3倍;最终产物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优化工艺为: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8 h、相对于中间体2,4-二乙氧基-6-氯-1,3,5-三嗪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铝用量为0.9 mol。  相似文献   
8.
以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将C.I.分散黄119还原为吡啶酮型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UV-1,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质谱等分析手段验证了还原产物的分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吸收剂UV-1在乙醇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29 nm,摩尔消光系数较高。紫外线吸收剂UV-1在涤纶织物上有一定的上染能力,适合作为涤纶用紫外线吸收剂。  相似文献   
9.
镀锡薄板厂电镀废水及含铬废水处理。采用化学还原法,通过调节pH值,并投加化学还原则,达到去除F^-、Ca^6 及稳定pH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