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碳酸钠为催化剂,首先利用苯酚和甲醛水溶液合成水杨醇,水杨醇进一步与硼酸反应生成硼改性PF(酚醛树脂);然后以残炭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了催化剂类型、醛酚比、硼酚比和合成水杨醇的反应时间等对硼改性PF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出制备硼改性PF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合成水杨醇的反应时间为2.0 h、n(苯酚)∶n(甲醛)∶n(硼酸)=1∶(1.7~2.0)∶0.3和以碳酸钠作为催化剂时,硼改性PF的800℃残炭率(65.88%)相对最高,由其制成的异型Si3N4结合SiC材料和捣打料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红曲色素的液体发酵条件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g/L,NaNO36g/L,KH2PO41.5g/L,MgSO41.0g/L,pH 5.0;发酵条件为250mL摇瓶装100mL发酵培养基,32℃,120r/min振荡培养132h,发酵液的色价可以达到1.314;红曲色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抗氧化性能较抗坏血酸略高。  相似文献   
3.
以市售新鲜怀山药为原料通过石灰水浸泡法制备山药粉,并通过正丁醇反复结晶法分离纯化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利用碘做显色剂,使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山药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以及比率,本文分别对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以及醋酸-醋酸盐缓冲液等不同缓冲液作为流动相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醋酸-醋酸盐缓冲液对于分离测定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效果较好。随后分析了不同p H条件下的醋酸-醋酸盐缓冲液进行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并测定其迁移率,当p H 4.8时分离效果最佳且其迁移率达到15.4。利用最佳条件使用纯的马铃薯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标准品,得出支链淀粉的保留时间约为1.8 min,而直链淀粉的保留时间约为2.9 min,对怀山药淀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怀山药中直链淀粉含量为19.49%。利用重复性试验以及回收率试验该方法的准确性与精确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泰州滨江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废水循环利用的政策要求和园区的实际情况,系统阐述了开展废水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有效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的对策建议。对水资源较为丰富的苏中地区推动废水循环利用、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C相对分子质量趋于增大;反应温度从65℃升至85℃过程中,PDMC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75℃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单体残留率逐渐降低,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但超过2 h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趋缓。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C相对分子质量趋于增大;反应温度从65℃升至85℃过程中,PDMC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75℃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单体残留率逐渐降低,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但超过2h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趋缓。  相似文献   
7.
光催化降解硝基C酸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2-P25作为光催化剂,250 W高压汞灯为光源,对硝基C酸废水和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初始浓度和酸度、溶液的pH值、催化剂用量以及外加氧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有机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浓度和酸度、pH值、催化剂用量以及外加氧化剂用量等对硝基C酸废水的降解效果影响较大.预处理前的废水COD为2 050 mg/L、酸度(以H2SO4计)为31.2 g/L、初始pH为0.26、催化剂用量为0.3 g/150 mL,外加氧化剂K2S2O8量为0.5 g/150 mL,紫外光照射4 h去除率为41.3%;预处理后的废水COD为518 mg/L、酸度26.5 g/L、初始pH为0.75,当催化剂TiO2-P25用量为0.1 g/150 mL溶液时,光照4 h去除率达到68.4%.  相似文献   
8.
对液体发酵产红曲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红曲色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红曲色素在自然光及日光条件下都比较稳定;金属离子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其中Fe2+和Na+对红曲色素影响最小,Ca2+有浓色作用,而Cu2+和Zn2+具有消色作用;红曲色素的热稳定性较好;食品添加剂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表现为:EDTA具有明显地消色作用,TBHQ对红曲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而苯甲酸钠、亚硝酸钠对红曲色素具有小幅度的浓色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KI和KIO3为碘源,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合成不同价态碘修饰的TiO2纳米材料。采用XRD、UV-Vis、SEM、EDS、TG-DTA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比较不同价态碘修饰和煅烧温度对光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I和KIO3修饰的TiO2均为锐钛矿相,平均粒径约为10 nm。由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I2,KI和KIO3修饰增强TiO2在可见光区的吸收能力。煅烧温度对KI修饰的催化剂影响较大,KI修饰可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KIO3修饰改变TiO2的孔结构,增大孔径。在相同条件下,KI修饰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原催化剂的3.5倍(50.37 m2/g变为176.74 m2/g)。KI和KIO3修饰的TiO2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下对亚甲蓝的光活性均高于纯TiO2的。  相似文献   
10.
FT-NIR光谱法测定烟叶中钙、镁元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对220个烟叶样品进行光谱采集,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钙元素和镁元素的校正模型,并通过剔除异常值优化模型。模型经过优化后的结果:钙元素近红外模型的R2值、SEE值、SEP值和RPD值分别为98.39%、0.11、0.15和5.7,模型因子数为14;镁元素近红外模型的R2值、SEE值、SEP值和RPD值分别为89.39%、0.04、0.06和2.2,模型因子数为14。用F检验和t检验说明近红外模型的预测值和化学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用于烟叶中的钙、镁元素的同时快速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