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作者报告了学龄儿童对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应答,和高、中、低、无应答者抗-HB_s的变化特征及其有效保护期。揭示了学龄儿童在接种乙肝血源疫苗后,应适时进行血清学监测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横流条件下振荡射流冲击靶面的换热特性,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方式下振荡射流冲击靶面的冷却性能,并对纵向排列下的射流振荡器进行了排布角度修正.结果 表明:横流对冲击换热的作用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即冲击点附近的马蹄涡和冲击点向后偏移程度;对于靶面上的冲击核心区,总体上纵向排列的高换热区域后移程度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轴流式旋流分离器分离通入压缩机的蒸汽夹带液滴,选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叶片出口角和分离段长径比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详细描述了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叶片出口角>20°时,减小其角度可有效提高分离效率,对粒径>5μm液滴的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分离段长径比对分离效率几乎没有影响,设计时可适当减小。分离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液滴对压缩机的损害,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井通常采用泵罐车洗井的传统方法存在洗井费用高,洗井液对油层污染严重,最终导致油井降产等不利因素,研制开发了RXJ—Ⅲ型自动洗井锅炉。这种拖拉式锅炉由洗井锅炉、高压软管、井口连接装置、分离器及干燥器等组成,全套装置用小四轮车就可拖拽至井场进行安装施工,温度可全过程监控调节。使用情况表明,该装置具有质量轻、尺寸小、移动性好、使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回报率大、满足油井洗井的要求和不污染油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3种不同培养基比较黑茶发酵过程中优势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结合蛋白质谱分析该菌的部分蛋白质特性。 结果表 明,经过鉴定黑茶中优势微生物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在3种不同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差异性明显,菌丝体颜色不同,其 分泌的色素差异较大,体现了该菌的耐干特性。 蛋白质全谱研究发现,蛋白质全谱中鉴定特殊蛋白质达到73.34%,肽段的长度主要 集中在8~22个之间,其中长度为12个的肽段最多,平均肽段长度为15.05个,蛋白质鉴定的平均覆盖度为16.33%。  相似文献   
6.
豆豉、豆酱、腐乳作为我国主要的传统发酵豆制品,其消费习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人们对健康美食的追求,传统发酵豆制品因存在生产条件粗放、工艺不稳定、标准要求低、质量有安全隐患等问题而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该文从几类发酵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入手,结合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和技术手段,综述了发酵大豆制品中存在的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丙烯酰胺、蜡样芽孢杆菌等安全隐患因子研究现状、进展和控制技术,并为未来产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传统产业的安全化生产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通量测序浏阳豆豉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454高通量焦磷酸测序研究浏阳豆豉传统生产工艺中不同阶段的微生物多样性。前发酵和后发酵3 d前后,微生物水平差异不大,但样品LY03即后发酵15 d时,无论是细菌还是真菌和样品LY01、LY02相比显示更加的多样性,微生物的门、纲、目、科、属均有明显增加,除部分没有确认的外,真菌多样性各水平分别为制曲成熟和后发酵3 d差别不大,但后发酵15 d显著增加,制曲成熟主要微生物属以根霉、曲霉为主,大量酵母菌参与后期发酵。细菌多样性变化显著,制曲成熟和经过洗曲后发酵3 d差异不大,但堆积发酵15 d各水平显著增加,芽孢杆菌属在全过程丰度高,乳酸菌种类较多和比例较高。这种堆积发酵时间不同,其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明显,生产工艺的非标准化是否会影响到产品品质,特别是药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454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技术测定了曲霉型豆豉发酵周期8个不同阶段样品细菌多样性变化,研究不同阶段细菌群落变化及多样性。结果表明:细菌在门、纲两个水平各个不同样品主要微生物类别相似度很高,总共厚壁薄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三者占90%以上,但目、科、属水平差别较大,样品均一性最好的样品为HY04,有31个主要属,魏斯氏菌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乳球菌属、肠球菌属、假单胞菌在发酵不同阶段出现,丰度差异较大。证明曲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主要菌群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