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云南冬春香料烟曲叶病的侵染循环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由粉虱传双生病毒引起的香料烟曲叶病(White fly transmitted geminiviruses,WTGs),对云南香料烟曲叶病中间寄主、传毒介体、香料烟曲叶病发病株三者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行了调查,并对云南香料烟曲叶病的侵染循环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TGs于每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通过烟粉虱活动从中间寄主传播到香料烟烟苗上,引起苗期发病;移栽时无症状的带毒烟苗移栽进入大田,在大田期表现出症状.2月下旬烟粉虱又在香料烟和中间寄主之间活动,并传播WTGs,直到5月份香料烟采收结束.此后WTGs残存于病烟株残体和中间寄主上,至第2年同期引发下一个侵染循环.烟粉虱和中间寄主是侵染循环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云南香料烟中糖和烟碱的累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云南保山香料烟产区冬春和夏季香料烟生长发育期间叶片中总糖、淀粉和烟碱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与夏季香料烟相比,冬春香料烟的总糖含量较高、烟碱含量较低、糖碱比较高;发育过程中积累的淀粉较多,烟碱含量变化不大,甚至下降.说明冬春烟积累糖类物质的能力较高,但其烟碱合成积累能力则不足,可能与其生长发育的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香料烟细菌性斑点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料烟细菌性斑点病的症状观察发现,香料烟细菌性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为黑褐色水浸状圆形或多角形小斑点,以后病斑扩大、连片,形成不规则的较大坏死斑,新发的病斑夹杂其间,病斑大小不一。2001、2002年普查结果表明,在保山香料烟栽培区的隆阳区芒宽乡和昌宁县柯街镇普遍发病,发病田块达60%,平均病株率在25%以上;其他烟区仅见零星发病,病株率均在1%以下。在调查中也发现品种、温湿度、烟叶的成熟度、栽培条件等对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影响较大。病原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香料烟田间群体结构和施肥水平得出:NR、POD活性及丙二醛含量随密度的减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密度和施肥量的互作影响导致各处理间PPO活性差异不显著;密度和施肥对NR和POD活性影响近似,而施肥量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大于密度;证实了前人在其它作物和烟类的研究结果即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也符合这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颜色塑料膜对香料烟调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5种不同颜色的塑料膜作棚膜进行香料烟调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棚膜对香料烟调制过程及效果有较大的影响:①棚膜的颜色对棚内温度有较明显的影响,对烟叶重量变化有一定影响;②调制后烟叶的颜色、光泽和A、B等级比例均以浅色膜优于深色膜;③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及淀粉含量在中、上部烟叶的调制中规律不明显,可见不能通过使用有色膜来改变烟叶的化学成分。调制时可根据场地条件选择使用不同颜色的薄膜。  相似文献   
6.
对保山香料烟田间病害调查发现,黑胫病在苗期的发生较为普遍,病株根、茎部近地面处发生黑色斑,易引起猝倒。通过分离、纯化及利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物进行鉴定,并通过抑菌圈试验对7种常用杀菌剂的抑菌药效进行选择。结果表明:香料烟黑胫病的病原为Phytopht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80%大生、25%甲霜灵、45%薯瘟消和60%防除剂对病原物无明显抑制作用,53%雷多米尔、银法利和25%烯酰吗啉对病原物有明显抑制作用,且25%烯酰吗啉与银法利的室内毒力强于53%雷多米尔。  相似文献   
7.
中耕揭膜对香料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中耕揭膜处理对香料烟株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进行中耕揭膜处理相比,中耕揭膜处理可以提高香料烟的烟碱含量和醚提物总量,使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评吸质量提高。以移栽后25d进行第1次中耕,移栽后50d进行第2次中耕,并揭膜培土10cm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