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牛奶咖啡饮料是以咖啡提取液或速溶咖啡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乳粉、白砂糖、稳定剂及其他辅料并经过有效杀菌后制作成的一种中性含乳咖啡饮料,其在货架期内很容易产生脂肪上浮、蛋白絮凝和沉淀,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因此,需要筛选添加合适的稳定剂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本实验利用快速稳定性分析仪LUMiFuge结合目测观察法、粒径分析法、离心沉淀率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磷酸盐、乳化剂和增稠剂对牛奶咖啡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稳定剂种类:磷酸盐选取六偏磷酸钠、乳化剂选取羟基化大豆磷脂、增稠剂选取MCC。  相似文献   
2.
紫甘薯饮料中花青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pH值紫甘薯饮料中花青素的色泽光谱特性以及pH值、温度、抗坏血酸、糖、光照等因素对紫甘薯饮料中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2.2、3.0、4.0时花青素较稳定,随着pH值的升高,稳定性逐渐降低;高温处理对紫甘薯花青素的稳定性的影响较显著,温度越高,花青素的保留率越低;抗坏血酸的加入会加速花色苷的降解;葡萄糖和乳糖的加入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影响;Fe与花青素类物质形成络合物,降低了花青素的稳定性,其他的金属离子对花色苷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光照使花青素稳定性降低,自然光在短时间内影响较小,花色苷在白炽灯和紫外灯照射下降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3.
利用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和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通过分析粒径分布图、平均粒径D[4,3]大小、背散射光曲线图以及稳定性指数TSI曲线,研究了均质工艺条件对核桃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质压力、均质温度、均质次数对核桃乳的粒径和稳定性均有明显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最终优化得到适宜的均质压力为40 MPa,均质温度为70 ℃,均质次数为2次。在此均质条件下,核桃乳产品的平均粒径D[4,3]达到(26.18 ± 0.75)μm,整体稳定性指数TSI为0.8。本研究方法可以为核桃乳产品开发及工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复合益生菌发酵纯核桃乳的工艺参数。以感官评分及酸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碳源比例、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分别因素进行了考察,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纯核桃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葡萄糖:蔗糖=5:2,发酵温度44℃,接种量0.065 g/L,发酵时间8 h。此条件下制得的发酵核桃乳酸甜可口、状态均一稳定,感官评分最高。对发酵核桃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核桃乳经过益生菌发酵后,蛋白质以及脂肪的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略有降低,氨基酸总含量明显增加,且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发酵过程产生了功能活性物质共扼亚油酸,含量为2.04%±0.05%,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采用胰蛋白酶对未脱脂的核桃浆液进行酶解,并利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对酶解核桃乳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为:核桃浆液浓度9%(m/m)、胰蛋白酶添加量0.4%(m/m)、反应初始p H 9.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 h,在此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13.67%±0.41‰。在此基础上,利用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考察了水解度分别为13.70%、10.20%、7.01%的酶解核桃乳样品与常规工艺样品的稳定性差异。对比背散射光谱图得出,通过酶解工艺产品底部析水层高度由0~10 mm减小至0~5 mm。由底部稳定性动力学指数曲线得到,酶解核桃乳样品稳定性动力学指数均小于对照样品,且水解度较大样品(13.70%)的稳定性指数更小。与常规工艺相比较,酶解核桃乳产品底部TSI曲线均无明显拐点,说明其底部浓度和颗粒粒径的变化幅度小且平缓,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外不同品种的核桃仁为材料,采用酸水解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核桃仁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核桃仁中脂肪含量在65%左右,其中脂肪酸分别由棕榈酸、珠光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等8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棕榈酸、珠光酯酸、硬脂酸、花生酸属于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在50~70g/kg左右,油酸、花生一烯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00~150g/kg之间,亚油酸、α-亚麻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410~490g/k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