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92篇
金属工艺   49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4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西铝土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西部(新安至三门峡)一带,是我国重要的铝土矿资源基地,已探明储量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二位。本文论述了河南西部铝土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指出了找矿方向以及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优质Ⅱa型宝石级金刚石的合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FeNiCo(KOV)触媒,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利用温度梯度法首次成功生长出尺寸约4mm的优质Ⅱa型无色透明的宝石级金刚石单晶。并通过对宝石级金刚石合成过程中除氮剂性质的研究,除氮剂添加量对生长晶体的影响,优质Ⅱa型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生长速度的控制等,介绍了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生长Ⅱa型金刚石单晶的相关技术。实验结果表明,为了降低金刚石内部氮的含量,生长优质Ⅱa型金刚石单晶,需在合成腔体内部加入一定含量的除氮剂一钛。钛的含量在1wt%以上时的除氮效果较好,但钛添加过量(大于2wt%)又影响晶体生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和优质Ib型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生长相比,作为当今高温高压晶体生长的一种高精尖技术,优质1/a型宝石级金刚石单晶对合成技术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枢研究从晶体的生长速度出发,发现一开始阶段(大约几个小时)的晶体生长速度对优质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后期生长争关重要。埘Fe-Al-C系统(Al含量不大于2.5wt%)来说,采用多品种法将晶体开始阶段的晶体生长速度由1.5mg/h降至0.5mg/h后,对生长过程中金属包裹体的进入有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晶体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从晶体中包裹体的存任形式来看,为了获得优质Ⅱa型宝石级金刚石单晶,在触媒中人为地添加除氮剂给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排杂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更好的实现排杂,必须很好的处理晶体表面的径向平铺生长速度和晶体轴向的堆积生长速度之间的火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考察了高温高压条件下添加剂硫对Ni-Mn-Co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含硫金刚石的机械性能。研究表明:硫对Ni70Mn25Co5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的成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硫含量的增加,成核呈减少趋势;添加剂硫影响晶体的颜色和晶形,随添加剂含量的增加,晶体的颜色呈加深趋势,硫的添加使晶体的表面出现孔洞缺陷,当硫含量较低时,孔洞缺陷多分布在(100)晶面上,当硫含量较高时,(111)晶面上也出现孔洞,致使晶体的完整性受到制约;添加剂硫影响金刚石的机械性能,随着添加剂硫含量的增加,含硫金刚石的冷冲击强度(TI)和热冲击强度(TTI)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煤系高岭岩水热合成4(A/。)分子筛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煤系高岭岩,通过精选加工处理后,作为合成原料,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4 分子筛.采用XRD、SEM等现代测试技术以及测定钙离子交换量的方法研究了焙烧高岭岩与碱液作用制备4 分子筛的反应过程,提出了满足工业生产洗涤剂要求的4 分子筛产品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六面顶高压烧结(压力为5.0 GPa)手段实现了Al/AlN复相陶瓷的高压烧结,得到了高致密的Al/AlN复相陶瓷.结果显示,在压力为5.0GPa、温度为1600℃,烧结时间仅为20min就可以使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到99.3%,热导率达到70W/mK,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相对密度和热导率都有所增加;并且经50min烧结的烧结体相分布均匀,晶界清晰,晶粒多为六角晶型,断裂多为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7.
用国产六面顶压机在5.0GPa、1200℃~1700℃条件下实现了以稀土氧化物为助剂的AIN陶瓷体的高压烧结。对制备的AIN高压烧结体进行了高压热处理。用SEM对AIN高压烧结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高压制备陶瓷体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烧结温度和缩短烧结时间,烧结温度最低温度达到1200℃,可比传统烧结方法降低400℃以上。在5.0GPa/1400℃/50min条件下制备的AIN高压烧结体出现穿晶断裂模式。高压热处理使得晶粒明显长大,形成了等轴晶粒组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霞石在陶瓷工业的独特应用,并阐述了其使用方法、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9.
在国产SPD 6×1200型六面顶压机上,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铁触媒表面的氧化铁包覆层对金刚石成核的影响.研究发现,在5.7GPa和1600℃的条件下,铁触媒表面的氧化铁包覆层与石墨碳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了Fe3O4和FeO,同时包覆层内部的铁熔融渗出,并与石墨碳源接触,促使了金刚石的成核生长.与纯铁触媒相比,氧化铁包覆层对金刚石成核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包覆层厚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明显.文中同时还借助穆斯堡尔谱、X-ray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手段,对上述实验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纯铁粉末(α—Fe,纯度为99.9%)作触媒在国产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金刚石单晶的合成,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5.7GPa,1370℃~1650℃),石墨碳一纯铁体系中金刚石单晶的生长特性。通过光学成像显微镜观测表明,合成出的金刚石单晶呈浅黄色,晶形完整,且多为八面体,粒度约为0.2~0.3mm。通过穆斯堡尔谱对晶体内部的杂质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合成样品中除有少量的α—Fe外,其杂质的主要成分为碳化铁(Fe3C)。我们根据Fe—C相图对碳化铁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Fe—C相互作用较强,在金刚石生长过程中,Fe元素容易以包裹体的形式进入金刚石内部。在降温的过程中,金刚石内部分离形式的Fe和C以碳化铁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