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轻工业   2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绪言 织物的材质性能,就其官能特性,力学特性,光学特性已有许多人进行了很多研究,评价的方法也有多种。例如:织物颜色不同在反射特性上的差异,使人的眼睛能感到多大的差别程度?对此就表面状态不同的织物用颜色的不同来评价;对原料不同的织物的光泽感从光泽的量与质两方面来评价;织物干洗处理后,以目光评价其表面性状的变化;同一原料的合纤长丝平纹织物,根据不同的颜色与观察方法采用目光评价织物染色后的表面变化;评价绒织物的风格时,就视觉影响的有意性,从消费者与专家两方面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用目光与手感综合评价、仅用目光评价或仅用手感  相似文献   
2.
在开发网络丝缲丝机构时,首先研究的是大型的一条龙式的缲丝机(1号试验机),由于这近似于手工缫丝,现在仅是村办企业用来生产特色材料在使用。该机的接绪采用手工,每个机构必须由一个人负责,从工厂的生产效率来考虑,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良。因此将1号试验机的基本结构小型化,安装在自动缫丝机上,从而提高缫丝效率(2号试验机),将这种机构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传统工艺总是与世界最先进的时尚相联系着。江户时代以在手巾、浴衣上扎染出美丽图案而给人有亲切感的有松扎染工艺而闻名的久野冈资,尝试了近乎天方夜谈的创作,即再现可传递手工暖意的扎染的偶然性。有关其可能性的验证,将在今后的课题讨论。 有松扎染是从庆长15年(1610年)由鼻祖竹田庄九郎最先开始的,他将这种染色的手巾卖给往来于东海道的旅客。棉坯手巾在庄久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扩大丝绸的需求,正在开展各种研究。除了扩大衣料方面的需求(与其它纤维混纺,进入西服领域)外,谋求非衣料方面的应用也在尝试之中。例如用丝胶作成吸水性的聚合物,用作传感器,用作机能膜等等。本研究为探索蚕丝用作吸附剂等的可能性,以物理形态不同的3种丝素(液状、粉末状、蚕丝织物)作为溶质,选用酸性染料C.I.Acid Orange 7与C.I.Acid Red 88研究其吸附性。这些染料对蚕丝的染色行为的一些研究报告证明它是Langmair型吸附。  相似文献   
6.
对于茧丝纤度曲线的阶梯式自回归模型,讨论了用该模型生成的茧丝纤度统计特征及自回归模型次数选择等问题。通过分析模型的茧丝纤度平均值误差,给出纤度平均值误差修正方法。此外给出根据粒内偏差选择自回归次数时的试验误差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桥石株式会社的开发 桥石株式会社开发一种既保持钢丝的优良性又具有色彩变化的钢丝纤维。 钢丝软线是轮胎的行驶性、耐久性所不可缺少的材料,该社作为这种软线的生产厂商,其健全的品质管理广为人知,在技术拓宽上朝纤维领域发展。 使用钢丝软线是为了固汽车轮胎的,将钢  相似文献   
8.
9.
三宅一生、裕干勒路(yoganreru)这类富有创意的公司,每个季节都潜心挖掘新型外观的面料。经过几个季节的努力,它们已研制出对扎染布料进行盐缩加工的丝织物,即盐缩加工的丝绸-人丝织物。 坯布的地组织是平纹、花组织可透过烂花部分看见,透过地组织看花组织为平纹的也有。由于扎染使织物具有立体感。 任何人都想开发出不用提花机、多臂机就  相似文献   
10.
织物的接触感,特别是光滑感与凹凸感,是作为服装面料的重要性能之一。人们很早以前就对与此密切相关的物理量——摩擦性能作了研究,但通过各种方法所测出的摩擦特性量与人的接触感怎样相关尚不明确,与之相关的物理试验法也没有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