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地沟油检测方法研究现状与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综述目前各种地沟油检测方法的检测思路、检测指标、检测手段,包含了常规方法、色谱法、光谱法、核磁共振等各种方法的原理、步骤与优劣之处,以及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养殖环境中低剂量呋喃唑酮在大菱鲆体内残留的风险,科学预测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来源,以大菱鲆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以0.5、1.5 mg/kg和5.0 mg/kg三个添加量的呋喃唑酮,在(16±2)℃连续投喂30 d,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菱鲆体内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噁唑烷基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残留量,确定饲料添加量与AOZ残留量关系、稳态富集时间、组织分布特征和生物富集系数(bioaccumulation factor,BCF),并构建判别模型预测饲料中呋喃唑酮含量。结果表明,在低剂量暴露条件下连续投喂含呋喃唑酮的饲料30 d,大菱鲆各组织中AOZ残留量与添加量呈正相关;在3 个添加量下,AOZ在肌肉和皮中达到稳态富集的时间分别为15、15 d和25 d;AOZ在大菱鲆各组织中的分布呈相似规律,其残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脏>肾脏>脾>鳃>皮>肌肉;低添加水平条件下呋喃唑酮在大菱鲆体内的BCF大于高添加水平;当饲料中呋喃唑酮含量分别≥0.68 mg/kg和≥0.46 mg/kg时,在该养殖条件下连续投喂30 d,大菱鲆肌肉和皮组织中AOZ残留量≥1.0 μg/kg。大菱鲆中呋喃唑酮痕量残留可能与养殖环境污染相关,通过模型预测和科学监控,可以减少养殖过程的带入风险,有效保障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养殖海水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及 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从山东和辽宁沿海地区养殖海水贝类中分离到的84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致病性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法检测毒力基因,通过神奈川试验测定溶血能力,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84株菌均含有tlh基因,均不含trh基因,有1株菌含tdh基因。tdh基因阳性菌株的神奈川试验呈阳性,其余菌株均呈阴性。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91.7%、6.0%和1.2%。所有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萘啶酸、氯霉素、氟苯尼考和呋喃妥因高度敏感。结论海水贝类中含有少量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提示应加强对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及耐药性的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前餐桌废弃油脂的违法掺伪行为时有发生。探索快速而有效的分析手段,保障百姓餐桌安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实验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餐桌废弃油脂掺伪食用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计量学软件,运用距离判别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经过标准化与主成分分析处理过的油脂光谱数据建立模式识别模型。距离判别法的判别准确率为89.71%,BP神经网络准确率最高达到97.06%。预测结果说明,分析油脂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可以有效鉴别回收油的掺伪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