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好氧脱氮过程中脱氮途径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军  王斌  潘登  李泗清  汪苹 《工业水处理》2003,23(11):53-56
采用SBR工艺处理氨氮废水,试验结果验证了好氧反硝化的存在,在好氧脱氮总量中按照氨氮→硝态氮(包括硝基氮和亚硝基氮,以NOx-N表示)→含氮气态物这一传统生物脱氮途径进行的仅占46.5%,在扣除生化合成反应所需氮素以及游离氨解析吹脱之外,尚有半数左右的氮在硝化过程中尚未形成NOx-N之前便已转化为不明物质而丢失。  相似文献   
2.
采用烧杯混凝实验研究了壳聚糖(CTS)、CTS与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乙酯季铵盐三元接枝共聚阳离子絮凝剂(CAS)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CAS具有比CTS絮凝效果好、用量少、pH适用范围广等优点。CAS絮凝效能受胶体颗粒性质影响小,对自来水和蒸馏水配置的高岭土悬浊液均具有较好的絮凝效能。中性条件下,CAS最佳投加量仅为CTS的1/10。在pH2.0-11.10范围内,CAA对浊度的去除率在95%。CAS投加量与原水浊度的关系为:投加量低于0.5mg/L时,絮凝效果随原水浊度的升高降低:  相似文献   
3.
彭少邦  李泗清 《广东化工》2014,(13):157-158
文章分析了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电镀面积、酸性废气和防护距离的主要内容、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电镀面积和酸性废气源强是电镀项目环评影响评价文件的重要支撑数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式组合的方法来确定;防护距离作为电镀项目审批的决定性因素,应该从严控制。  相似文献   
4.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利用焚烧处理方式,既可以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又可以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热能。通过分析项目造纸废水处理污泥的性质,以及污泥处置工程的原料、燃料消耗情况及热平衡情况,得出本公司废水处理污泥通过焚烧可以回收热值。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流底泥重金属形态特征与河流水质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泗清  陈建玲 《广东化工》2011,38(7):126-127,133
采集了珠三角某地区9条城市河流的表层底泥,利用BCR法进行底泥重金属形态的测定。同时统计了相关河流2010年间的水质状况,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河流底泥重金属形态特征与河流水质的关系。结果显示,所选水质指标与底泥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无显著相关,屁示底泥的重金属形态不随河流水质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接枝聚季铵盐的合成及调理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AM)和阳离子单体为原料,选择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接枝反应,合成出一种两性壳聚糖高分子香波调理剂,用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聚合物的结构,最佳合成工艺为:m(壳聚糖)∶m(丙烯酰胺)∶m(阳离子单体)=1∶1∶5,反应温度55℃,引发剂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0 05%。对聚合物调理性能进行研究表明:聚合物对湿梳理提高了20 2%,对干梳理提高了25 3%。  相似文献   
7.
彭少邦  李泗清 《广东化工》2014,(19):143+123
文章分析了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电镀面积、酸性废气和防护距离的主要内容、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电镀面积和酸性废气源强是电镀项目环评影响评价文件的重要支撑数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式组合的方法来确定;防护距离作为电镀项目审批的决定性因素,应该从严控制。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改性脱色絮凝剂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选择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出壳聚糖改性脱色絮凝剂.红外色谱图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m(壳聚糖)∶m(AM)∶m(DMDAAC)=1∶10∶1,反应温度55℃,引发剂用量为体系量的0.05%;对壳聚糖改性聚合物的脱色絮凝性能进行研究,其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达到96.0%,CODCr去除率达到86.5%.  相似文献   
9.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DMC絮凝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丙烯酰胺和二甲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选择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EDTA-2Na作为金属离子螯合剂,合成了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DMC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壳聚糖不同脱乙酰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出了在脱乙酰度为68.5%时聚合物的接枝率最大为250%,其最佳合成工艺为:m(壳聚糖)∶m(丙烯酰胺)∶m(DMC)=1∶5∶5,引发剂用量为体系质量分数的0.3%~0.4%,其中m(过硫酸铵)∶m(亚硫酸氢钠)=1∶1,温度55 ℃~60 ℃,反应时间为2.5 h~3 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