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后失水是百香果果实在贮运流通和销售环节最显著的品质劣变特征之一,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本文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研究采后黄金百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失水过程,并解析失水规律与品质劣变的关系。LF-NMR结果显示,黄金百香果在贮藏过程中,果浆和果皮的质子密度大幅下降,与外观严重失水表现一致;此外,果实失水以自由水为主,其含量下降了14.98%,结合水在贮藏后期显著减少,失水程度与果实采后成熟和衰老进程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黄金百香果采后成熟期有两个呼吸高峰,此时失水及其引起的失重较小,果皮叶绿素减少和类胡萝卜素增加促进了亮度和色调升高,果浆可溶性固形物保持在较高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均下降,果实正常完成后熟,极少出现腐烂;而在果实衰老期,呼吸速率下降,失水和失重加剧,果皮类胡萝卜素的迅速减少降低了表面亮度和色泽,果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以及果实硬度下降,腐烂率迅速升高。因此认为,黄金百香果完熟后严重失水,不仅造成果实失重、失鲜,还可加剧其生理代谢以及细胞和组织结构变化,降低果实耐贮性,加快品质劣变。本研究可为百香果采后失水劣变机制和相应保鲜控制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果蔬采后水分状态的无损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