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美红  孙永军  汪雨  陈舜琮 《食品科学》2010,31(17):462-466
概述酶抑制- 比色法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检测原理、对不同种酶源的选择与保存、酶抑制法检测条件及改进方法等研究进展,并指出酶抑制- 比色法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瓶装饮用水的大量使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溴酸盐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溴酸盐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血液、中枢神经和肾脏,为此,我国于2009年10月出台了饮用水中溴酸盐的限量标准。本文对溴酸盐的分析方法,特别是检测溴酸盐的离子色谱法及其前处理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旨在为从事这方面研究与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粒径是影响免疫磁珠捕获效率的关键因素。选取微米级(1 μm)和亚微米级(300 nm)超顺磁珠,偶联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抗体偶联量和磁回收率。结果表明,与微米级免疫磁珠相比,亚微米级免疫磁珠抗体偶联量较高,在缓冲液中磁回收率较高,因此捕获率较高(300 nm: 55%,1 μm: 41%);在牛奶中磁回收率较低,导致捕获率明显降低(300 nm: 15%,1 μm: 26%)。因此,需根据待测样本的体积与黏度来确定免疫磁珠的粒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免疫磁分离-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实现对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的同时、快速检测。方法在37℃的条件下,利用特异性免疫磁球从250 m L循环体系中快速、有效地捕获目标菌。再通过特异性的引物与探针,对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进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本研究方法针对鲜猪肉中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检测限分别达到3.4 cfu/g和9.4 cfu/g。方法总体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达到100%。此外,通过对30组实际样品的检测,该方法与传统标准方法的结果保持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免疫磁分离-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比国标方法更快速和高效,适用于鲜猪肉中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影响农残快检仪抑制率测定结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不同因素对农残快检仪抑制率的影响。以GDYN-1096SC型农药残留快检仪为例,考察快检仪的重复性、稳定性、吸光度线性、通道一致性4个技术参数,并使用乙酰胆碱酯酶和小麦酯酶两种来源不同的酶,分别对甲胺磷、对硫磷、敌敌畏、氧化乐果、毒死蜱、甲萘威、灭多威、克百威8种农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农残快检仪各技术参数在满足测试要求的情况下,不影响抑制率;来源不同的酶试剂是影响快检仪抑制率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免疫磁珠制备条件,获得捕获性能高、成本低的国产沙门氏菌免疫磁珠,为国产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的产业化制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亚微米级羧基磁珠及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利用碳二亚胺缩合法制备2 mg级免疫磁珠。以目标菌捕获率、磁珠表面抗体偶联率为评价指标,对4种粒径(100、300、500、1000 nm)的磁珠原材料进行筛选;以目标菌捕获率、磁珠表面抗体偶联率、免疫磁珠表面FITC荧光强度为评价指标,对磁珠与抗体不同的投料比(100:1、100:1.5、100:2、100:2.5、100:3)进行优化;同时,对国产沙门氏菌免疫磁珠与进口免疫磁珠(Dynalbeads~?沙门氏菌免疫磁珠、Bac Trace~?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了捕获率、免疫磁珠与目标菌的结合情况、特异性捕获能力等,并在实际样品中进行了应用检测。结果以粒径为300 nm的磁珠为原材料制备的免疫磁珠对浓度为10~2 CFU/mL的目标菌的捕获率为99%、抗体偶联率为34.64%,明显高于其他粒径的免疫磁珠;当投料比为100:2(磁珠:抗体)时,制备的免疫磁珠对浓度为10~2 CFU/m L的目标菌的捕获率为100%,偶联率为52.34%,优于其他投料比;针对不同浓度的鼠伤寒沙门氏菌(10~0~10~6 CFU/mL),国产免疫磁珠的捕获率高于进口免疫磁珠(国产:83%~100%;Dynalbeads~?:57%~74%;Bac Trace~?:9%~40%);在25 mL牛奶中添加(11.9±3.7)CFU鼠伤寒沙门氏标准菌株,国产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的检出率高于进口免疫磁珠(国产:100%;Dynalbeads~?:70%;Bac Trace~?:40%)。结论优化了制备条件后所制备的国产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的捕获能力强、价格低、能够实现大体积实际样品中痕量目标菌的100%检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的国产化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化学键法制备沙门氏菌捕获富集用免疫磁球,通过平板培养计数法确定其对目标菌的捕获率,对影响免疫磁球性能的磁分离时间、目标菌捕获率、特异性及敏感性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免疫磁球在不同的磁分离时间内对目标菌的捕获率不同,在一定的的磁分离时间内捕获率达到最高;磁球与抗体的投料比影响免疫磁球的捕获性能,磁球200μg、抗体25μg的投料制备的免疫磁球能获得40%以上的捕获效率,具有一定的灵敏性(100 cfu/m L的目标菌捕获率为50%以上);免疫磁球的粒径影响其捕获性能,大粒径(1 000 nm)免疫磁球目标菌捕获率小于小粒径(180 nm)免疫磁球目标菌捕获率;免疫磁球对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非特异性在10%以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免疫磁球的特异性捕获。  相似文献   
8.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在微生物检测与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MALDI-TOF MS分析技术微生物检测原理、前处理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检测、鉴定、分型、溯源分析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检测鉴定方法相比,MALDI-TOF MS分析技术表现出成本低、检测时间短、易于操作等显著的技术优势。随着微生物质谱数据库以及分析方法的逐渐完善,该技术将成为微生物实验室致病菌快速检测鉴定的重要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新方法,用于食品中黄原胶的快速筛查。方法:用黄原胶抗原标准品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得到高效价的抗黄原胶多克隆抗体;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并将其与抗黄原胶多克隆抗体标记制得金标抗体;在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预包被黄原胶标准抗原,质控线上包被羊抗兔IgG,采用竞争法,制成黄原胶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并对试纸条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该试纸条检测样品的敏感性为3g/kg。结论:研制出黄原胶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5min可出检测结果,可用于现场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快速检测仪器以其简便、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较好地满足了食品快速初筛检测的需求,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快速检测仪器分为实验室、在线和现场速测三大类,通过对免疫法、酶抑制法、生物传感器、PCR技术等与快检仪器相应的快检方法与技术的阐述,综述了快速检测仪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