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分段热加工对薏米营养与功能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蒸煮、干燥、喷爆和油炸4 个工序加工膨化型薏米休闲食品,对比分析薏米在分段热加工过程中营养与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分段热加工过程中,薏米营养与功能成分逐级递减(P<0.05)。其中,喷爆工序对薏米营养与功能成分破坏最大;精薏米灰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损失量显著高于糙薏米(P<0.05);糙薏米的主要功能成分黄酮、薏苡酯的损失率比精薏米分别低19.39%、10.12%。因此,作为功能食品原料,糙薏米比精薏米更具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2.
杨先龙 《现代矿业》2013,29(8):180-181
马钢南山矿凹山选厂因低品位高村矿石的大量入选,选分比及尾矿量的显著增加,导致浓缩大井环水水质严重恶化,为提高环水水质,公司采用7418V絮凝剂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加药量为0.15%时,环水水质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而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Visual Basic语言实现AutoCAD的二次开发的方法,并说明了采用ActiveX Automation编程技术进行AutoCAD的二次开发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杨先龙 《现代矿业》2013,(5):178+180
为解决马钢南山矿业公司和尚桥选矿厂的铁精矿送凹山选矿厂过滤所导致的凹山选矿厂过滤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进行凹山选厂过滤系统扩能改造前,先对TT-80型陶瓷过滤机替代现场32 m2内滤式真空过滤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T-80型陶瓷过滤机可以降低滤饼水分和滤液固体颗粒含量,提高台时处理能力,降低过滤成本,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快速检测粮食水分的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利用单片机定时/计数器求脉冲信号频率的算法程序,搭建了频率和粮食水分的教学模型,设计了利用RS-485的数据通信方案.系统采用ATmega128单片机为处理器,以满足处理大量数据的需求.实际应用结果验证了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具有较好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和老挝生产的5个品种糙薏米为试材,比较其同一萌芽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优选出适宜萌芽的糙薏米品种。以优选出的糙薏米为原料,以发芽率和萌芽过程合成的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糙薏米萌芽工艺条件,并跟踪其主要营养素与功能成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薏米品种中,以贵州小白壳薏米(GZ-1)萌芽后的发芽率、游离氨基酸和GABA含量最高。贵州小白壳薏米(GZ-1)萌芽最佳工艺条件为:萌芽温度28℃、相对湿度90%,萌芽时间96h,发芽率达到90%,GABA含量可达78.18 mg/100g;萌芽期间,糙薏米的脂肪、蛋白质、淀粉、粗多糖含量逐渐降低,而还原糖、游离氨基酸、GABA、VC、VB1、VB2逐渐增加,但薏苡仁酯含量变化幅度小。萌芽薏米是一种营养价值与生物活性更佳的功能食品基料。  相似文献   
7.
对产自贵州的小粒薏仁谷和老挝的大粒薏仁谷及其初加工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及对比。结果表明,薏仁谷初加工产品的重金属污染增幅较大。经单项污染指数评价,薏仁谷及初加工产品中As、Pb、Cd和Hg除小薏仁糠Pb外均低于0.7,属于无污染范围;Cu、Zn和Mn在薏仁糠中则存在一定污染,小粒薏仁糠分别为1.03、2.22和1.72,大粒薏仁糠分别为0.58、6.88和3.46;薏仁谷及初加工产品中Fe污染较为严重,小粒和大粒薏仁谷及其初加工产品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1(1.22~21.76)。从初加工产品看,薏仁精米的8种重金属检出值较低,但薏仁糠污染较重,8个重金属元素的检出值均较高,其深加工产品存一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结合国家能源革命战略背景和能源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针对能源互联网多学科交叉特点及其信息物理融合特性,提出一种以数字孪生为理念的能源互联网数字化实验平台架构及其构建方法。通过引入数字孪生理念和模型构造技术,使传统能源研究平台向数字空间延伸,形成新型信息物理融合实验平台。通过该平台,既可提升实验室硬件资源灵活配置能力,又可在数字空间构造复杂多元的能源应用研究场景,解决传统能源实验室的现实资源制约难题,同时为探索多方创新合作共研机制及打造开放式数字化集群平台模式提供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