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9篇
轻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和美乡村”的目标,这一表述与以往的“乡村美化”“美丽乡村”有什么区别呢?其概念演变背后是乡村建设从“重物轻人”到“寻回主体”再到理顺“主体间性”的理念发展。根据以往的乡村建设经验,审美活动如果脱离乡村关系网络,就会造成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美学经济”和“审美治理”将美学要素“织补”进乡村旧有的经济和组织关系,能够在乡村美学场域中形塑村民向美而行的“惯习”;“乡村美学”具有塑造共同体意识的力量,其本质是塑造人对乡村的情感关系,与建设“和美乡村”的要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
材料的故事     
当代设计领域中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层出不穷发展迅猛。如何调动敏锐的思维,重新发现生活中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问题,挖掘和延伸材料的表现力,更好地让材料带动设计,是我们需要不断解决与完善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时光荏苒,材料创作营已迎来了第三个年头。继前两届成功举办之后,在国内外建筑装饰材料企业及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第三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开营仪式于6月29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4.
同其他来自于西方的建筑大师相比.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响可谓独树一帜。作为一位建筑界的思想者,他正以不同寻常的观念介入到中国建设的事务当中。虽然他的已建成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并落户中国.但是真正使他扬名的却是他那些无法建成的建筑,可以说,他在用观念书写着建筑历史中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  相似文献   
5.
杨冬江  汤畅 《中外建筑》2024,(4):16-21+15
考虑当代城市社区居民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休闲活动的随机性和自发性,研究以人文关怀为视角,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微观层面,以及多元主体的使用需求和感官体验,倡导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鼓励公众自发地、自主地参与景观设施与城市家具设计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对待“自发秩序”要采取折中路线,为设计师场地的意义发掘和辨识提供表征和脉络,营造出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公共景观,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活动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材料应用与信息研究所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中美室内设计教育与研究基金、中国《装饰》杂志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和协办的大型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7.
杨冬江 《照明设计》2012,(5):96-100
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从2007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伴随着组织形式的不断完善,不仅活动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学术研究的深度也在不断加强。“材料创作营”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每年暑期的本科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将新技术、新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作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主干,积极开展“材料设计与应用”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杨冬江 《世界建筑》2022,(11):68-69
我国的设计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使命。在大的时代变局背景下,高等教育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更加凸显。探索设计教育的新维度,不仅是对世界整体趋势、国家发展需要和当前新文科、新工科建设工作的回应,更是基于设计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时光荏苒,材料创作营已迎来了第3个年头。继前两届成功举办之后,在国内外建筑装饰材料企业及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第三届国际"创意未来—装饰材料创作营”于2009年6月29B至7月10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10.
<正>米兰是一座时尚、设计之都,无论是作为设计交流与商贸平台的米兰设计周,还是城市及街道中涌现的独具特色的时装店、装置艺术,皆在"大设计"的概念之下,为"设计"做着最为生动的诠释。"设计"这一词,它的外延甚广。米兰设计周看什么?外围展历来是一大亮点。今年由清华美院杨冬江教授策展的"Yu中国设计进行时"在米兰大学展出,虽不算是中国设计在米兰的首次发声,却是第一次被官方纳入活动流程。受访时,策展人杨冬江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