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7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闲抚秃顶对残阳,猛醒八十竟挂零。我活了这把年纪,当然也有“年在桑榆间,日月不能追”的感慨,但好在贱体穷健,尚无龙钟老态。比方说2004年春天,听说老家西湖西部扩大了水面,兴建了从曲园风荷直通南山路的杨公堤,兴冲冲地赶到杭州,偕同舍妹以平常速度,两小时走完了3.35公里,并无腿酸气虚感觉。为锻炼大脑,我笔耕不断,偶而兴致所至,也能握管至凌晨方息,次日照样头不昏,脑不胀,神清气爽。前不久,外出访友,巧遭香蕉皮的捉弄,朝天一跤,摔得结棍,但头脑清醒,心里嘀咕:“看来此番赴不了约也归不了家,真的要进医院,坐轮椅了”。哪晓得我一骨碌起…  相似文献   
2.
怀旧元宵     
引言 怀旧不是梦,虽然往事如烟,已随岁月飘散;但通灵的记忆之神,却能把它召回,让我与她再温旧情,让我重尝甜蜜,让我重享温馨。 元宵就是我怀念的她。尽管这  相似文献   
3.
我也爱莲     
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季节,老家杭州的曲院风荷,西泠桥边又该是翠盖红靥、蕖香飘逸、璀璨一片了。想起老家的荷塘美景,再翻读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真是感慨良多:莲的拒污反腐的气节让人感佩,为人楷模。不过,我之爱莲,除此之外,还有它的“居大功而不傲”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4.
老妈美食     
掐指算来老妈遨游天堂已有15个年头,再过些时日,就是老人家120岁阴寿,小妹自杭来电,嘱我届时赴杭州为老妈焚香祝寿。她还特地关照,为了感谢母亲对儿孙们的养育之恩,寿宴自己操办,烧几道老妈在世时的拿手好菜,让她知道晚辈们也能舞勺挥铲:嘴唇油卤卤,心里美滋滋,这就是儿孙们的幸福群像,老人家尽可在天堂逍  相似文献   
5.
春节刚过,又迎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佳节。装满过年佳点菜肴的肚皮还没有全部消化,又得装进汤圆、冻鱼、冻肉,老朽“皮囊”,怎地承受得了?为此,特地根据人少、年高的特点,设计以青菜为主,既有营养,又方便制作,还能迎合节令时俗的主副食品,以供参论。姜香青  相似文献   
6.
(一)过清明节吃的青团,那幽幽艾叶之香,似乎还在舌尖飘逸,端午节的粽香又紧跟着袭鼻而来,惹我这老汉惊叹:四月已破五月来,老来逢夏能几回?这清纯诱人的粽香让我堕入那逝去的岁月……上世纪30年代初我的老家杭州,人们过端午节的热烈景象是通过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喝雄黄酒、吃补食等纪念方式,对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替父报仇雪耻的伍子胥、卧薪尝胆造龙舟复国的勾践、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捉鬼辟邪的钟馗,以及忠于爱情的蛇仙白素贞等等来寄托对忠贤们的哀思。人们不像如今上海人一窝蜂地吃粽子那么单调,而是要到春节才家家户户裹粽子,端…  相似文献   
7.
点心,中华一绝,一提起它,就好像遇到初恋的她,让我迫不及待,巴不得亲吻她,一口吃进嘴里,窝在心里。 真的感谢老祖宗的悉心造化,近4000年前出现最早的点心糗(炒米粉);随后到春秋战国以后出现的粔籹(饼、馓子);汉代出现的胡饼(烧饼)、蒸饭(馒头)、汤饼(面条);唐以后出现的饺子、馄饨、春卷、花糕……到如今,真是千品百种,无以数计,做得越来越娇俏,越来越美味。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一片欢呼。我这个贪饕成性的凡夫俗老,也喜于形色,而且特别关注的是入世以后,上海餐饮市场能否为我捎来好口福? 上海餐饮市场真是托改革开放的福,它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中西餐饮业,使企业总量由原来的两千余家,飚升为近年来的一万多家,营造了上海餐饮市场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壮观,使上海老百姓不必乘飞机、坐火车就能吃到全国各地乃至大洋彼岸的  相似文献   
9.
在下虽是一名普通吃客,但每进一家难得谋面的饭店,总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调动味蕾地暗自评审:此番到底能得到些什么?说实话,我经过多年的自我调教,发现我的这种“评审”,确实能发现一些饭店宠辱兴衰的轨迹。比方说,一些国营或民营饭店的老板,不但能发现人才,而且能善用人才,终  相似文献   
10.
    
盐在烹坛中实在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花块把钱买包盐,起码可吃上一年半载,其身价之微贱,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盐的一生,也有一段令人折服的辉煌。古文献《世本》记载:“黄帝臣夙沙氏煮海为盐”。人们的饮食终于从“烹而不调”进化为用盐调味。五千年前山东半岛滨海的夙姓氏族,就这样为饮食文化的大转折,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盐不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还大大地充实了国库收入。于是有夏禹教民晒田制盐。《魏志》有“汉令哀牢民家出盐一斛以为赋”和“夫盐,国之大宝也”。《北齐书》有北齐御史中尉崔暹奏请朝廷在海涂煮盐,“有利军国”的记载。王莽有“盐,食肴之将”的诏书,《汉书》更直截了当地说煮海为盐,“国用饶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