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制备了不同纳米SiOx添加量的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膜,研究纳米SiOx对复合膜CO2透气性能的影响,并且以"米良1号"猕猴桃为试材,在室温20~22℃,相对湿度63%~70%条件下,研究纳米SiOx添加量对猕猴桃呼吸作用以及对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x添加量为0.03 g/100 mL时,膜的CO2透过系数比对照降低了67.30%,猕猴桃呼吸高峰出现在第13天,比对照延迟了7天,并可有效地保持还原糖和总酸含量,说明该处理对猕猴桃的成熟衰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玉涛  王明力  张洪  和岳 《食品与机械》2012,28(6):47-49,54
采用不同的吸附剂分别对豆浆中的嘌呤物质进行去除,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活性炭浓度为1.5g/L,pH值为6.0,60℃恒温静置60min的条件下,豆浆中嘌呤的吸附率达到最大,为48.878%。该方法的提出,填补了中国国内豆浆中嘌呤物质去除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3.
张洪  王明力  和岳  毛玉涛 《食品科学》2012,33(22):319-323
以艳红桃为试材,在室温26~29℃,相对湿度65%~75%条件下,采用均匀试验U10(102×52)与L9(34)正交试验设计联用,研究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对艳红桃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00mL保鲜剂中,壳聚糖5.0g、单甘酯0.11g、改性纳米SiOx0.07g、甘油6.0g、艳红桃浸泡30s,壳聚糖/纳米SiOx处理与空白和壳聚糖处理相比,艳红桃贮藏20d后,失水率分别降低了43.96%和27.41%,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4.00%和18.26%,VC含量分别提高了66.87%和4.80%,总酸含量分别提高了52.77%和39.76%;腐烂指数分别降低了30.56%、24.24%。表明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膜提高了艳红桃品质,延长了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度开发火棘和猕猴桃资源,以火棘和猕猴桃为原料制作复合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火棘猕猴桃复合饮料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火棘汁与猕猴桃汁体积比6∶1、复合甜味剂添加量(蔗糖与果葡糖浆质量比为7∶3)9.90 g/100 mL,黄原胶添加量0.09 g/100 mL,该复合饮料感官评价好,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富含黄酮类物质、多酚、维生素C等多种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认识低嘌呤物质,合理摄入低嘌呤食物对痛风病人和普通群体均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嘌呤对痛风病发病机理的影响,列举不同食品中的嘌呤含量,综述了食品中嘌呤物质的检测方法以及目前对低嘌呤食品研究现状,为人们深入认识低嘌呤食品和进一步研发低嘌呤食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豆浆及其制品中嘌呤物质的含量,解决痛风患者及高尿酸群体食用含豆食品受限的问题,一种简洁、安全、经济的嘌呤脱除工艺被确定。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了豆浆中四种嘌呤物质的UPLC分离及测定方法;考察了豆浆中嘌呤物质酸水解的影响因素,改进了嘌呤物质酸水解的最佳条件;测得东北优质大豆嘌呤总含量达到了156.25mg/100g;尝试选用一种新型吸附剂GCB对豆浆中的嘌呤物质进行吸附研究,对比了不同吸附工艺和条件对豆浆中嘌呤吸附率结果的影响,获得了57.23%的嘌呤脱除率;经GCB吸附并脱除吸附剂处理后的豆浆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营养及风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纳米SiOx对壳聚糖复合膜透氧和透湿的影响,采用共混法制备了不同纳米SiOx添加量的壳聚糖复合膜,并用红外(IR)和透射电镜(TEM)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考察复合膜中不同添加量的纳米SiOx对猕猴桃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x添加量分别为0.01、0.03、0.05 g·(100 mL)-1时,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膜的O2透过系数分别为32.61、24.89、31.48 mg·cm-2·d-1,水蒸气透过系数分别为91.68、73.62、85.35 mg·cm-2·d-1。特别是当纳米SiOx添加量为0.03 g·(100 mL)-1时,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膜的O2透过系数及水蒸气透过系数达到最低,分别较壳聚糖单膜降低了34.40%和22.85%,猕猴桃呼吸高峰延迟了7 d。实验结果证实通过控制纳米SiOx的添加量,可以调节复合膜的透氧量和透水量,并能有效抑制采后呼吸,提高猕猴桃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豆浆中的嘌呤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HPLC法对豆浆中的嘌呤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建立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4种嘌呤物质的多组分检测条件并进行方法评价。研究表明:利用Zorbax C18反相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以KH2PO4缓冲液(0.02 mol/L,p H 3.0),在流速1.0 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λ1)为254 nm的条件下,豆浆中的4种嘌呤达到最好分离,其精密度和回收率小于2%。  相似文献   
9.
喷雾干燥法制备低嘌呤豆浆速溶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析法制备的低嘌呤豆浆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制得低嘌呤豆浆速溶粉,并对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185℃,进料流量16 m L/min,固形物含量为10%,平均干粉得率为66.13%;低嘌呤豆浆速溶粉平均总嘌呤含量为100.34 mg/100 g,总嘌呤含量降低了48.80%;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