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论是在航空、消防、医疗,还是在危险品处理领域,防护服的使用,通常都将削弱人体对环境的散热能力,增加人体热应激和高热的风险.通过对国内外个体冷却服的分类、研究现状以及测试评价方法的介绍,提出未来个体冷却服设计应该在服装面料与结构、冷源的选择与位置分布、动力源、纳米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结合温控系统实现智能调温,为有针...  相似文献   
2.
围绕丝绸产业区域优势与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就地方高等院校工科类服装专业"区域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讨。通过分析丝绸产业区域优势,创建"区域化"服装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调控课程模块、导师制、产学研互通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构建符合"区域化"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认为,地方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区域化"工科类服装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打破当前工科类服装人才培养的局限,有针对性、目的性、专攻性地培养特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现有医用防护服装结构设计特征,医用防护服装结构的综合分析必不可少.介绍了医用防护服装的分类和使用情况,选取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医用防护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的医用防护服结构差异明显,且存在结构不合理、舒适性差等问题.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的医用防护服标准,指出医用防护服应从标准完善、结...  相似文献   
4.
针对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医用防护服工作导致体感闷热潮湿、疲劳增加、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设计真人穿着试验,分析人体的热生理和主观感觉参数,从医用防护服的热湿性能角度分析对人体疲劳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搭配短袖套装的防护服热湿舒适性最好,搭配长袖厚款套装的防护服热湿舒适性最差;穿着不同热湿性能的防护服在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中对人体疲劳度的影响不同,穿着防护服在静坐状态下,人体疲劳程度差异较小;在低、中、高强度运动和恢复状态下,防护服热湿舒适性越差,人体疲劳程度越深;平均皮肤温度、心率、能量代谢当量参数与主观疲劳感呈显著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疲劳感与心率的模型,心率可以反映人体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防护服衣下微环境湿度,采用干燥剂除湿的方式,选择无毒、安全性高的氯化钙干燥剂,设计一款除湿背心。根据干燥剂包的疏密以及单双面分布因素研究干燥剂包的排列方式,并对除湿背心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剂双面紧密排列方式的除湿效果最好,40 min内可使防护服衣下躯干部位相对湿度从90%左右降至60%左右,但此方式存在上臂、大腿部位的除湿效果不明显以及躯干部位皮肤温度升高较多的缺陷;在防护服腹部和后腰处设置排风扇的改进方案能够使上臂、大腿部位衣下相对湿度降至65%左右,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暖体假人的皮肤温度,可使胸部温度降至34℃左右,腹部降至35℃左右,背部降至36.5℃左右,后腰、上臂降至35.5℃左右,大腿降至33℃左右。因此,改进后的除湿背心能够有效降低防护服衣下微环境湿度,同时也能保证假人的皮肤温度不升高。  相似文献   
6.
从思想开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开始,在不同思想风格、不同区域文化中熏陶、浸染,中国传统丝绸服饰从奴隶制社会的呆板、定型阶段向多元化解放,融合并趋于成熟。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汉民族以儒家为主流的思想文化格局,礼制思想文化得到进一步完善。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让老庄的玄学思想流行起来,成就了这一时期独特的魏晋风度,意外地引领了中国古代服饰风尚,甚至是丝绸服饰的时尚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的发展与高校学科的建设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地方高校服装专业建设应紧密围绕该区域产业集群,有效利用集群优势创新专业建设.本文围绕丝绸产业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对区域内地方高校的服装专业建设进行探讨,提出区域化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服装专业建设创新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区域化与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同时,提出专业集群建设是地方高校特色服装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为突破传统实验手段与一维数学模型的局限,一些研究者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的热量流动与传递过程,通过计算皮肤温度、传热系数等参数的方式评价服装的传热性能。文章概述了仿真方法解决服装传热问题的流程,揭示服装及人体几何模型建立、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设定的关键;从着装人体、服装结构、防护服装功能角度回顾了传热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常用人体热生理模型的特征,介绍了热调节-CFD耦合系统在服装传热性能评价中的应用。现有模拟方法依然存在难以完全还原纺织材料、衣下空间分布、人体热反应等真实特性的问题,建议将动网格、用户自定义函数、数值模型耦合系统等作为深入研究方向,提高仿真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