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钛酸酯偶联剂对竹粉/PVC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竹粉进行表面改性,制备竹粉/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并研究偶联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能改善复合材料中竹粉与PVC间的相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2.
磺胺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Fe3O4磁性微球是近年发展起来并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本文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用于快速检测的磺胺分子磁性印迹高分子聚合材料。在磁性粒子表面进行分子印迹合成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核壳微球(MMIPMs),兼具良好的超顺磁性和高选择吸附性两大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螺杆挤出成型的方法生产稻壳粉/PVC门条线,研究了机头温度、螺杆转速对挤出难易程度、门条线密度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机头温度175℃,螺杆转速10 r/min,主机功率8 kW时,门条线综合质量最佳。此时门条线的吸水率、低温长收缩率、低温宽收缩率分别为0.42%,0.15%和0.22%。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研制非油炸方便型马铃薯鲜料热干面,可以避免马铃薯营养物质的破坏和特有风味的流失。通过研究马铃薯泥、变性淀粉及蛋清粉添加量对面条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马铃薯鲜料热干面综合品质的评价方法。马铃薯鲜料热干面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小麦粉89.7%,马铃薯泥添加量42%,变性淀粉添加量8.5%,蛋清粉添加量1.8%。该条件下制得的面条综合品质最佳,回归模型预测的规范化综合评分达到0.924,与实际值0.931接近,表明以规范化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鸡蛋中磺胺类药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用于快速检测的磺胺类药物分子印迹高分子聚合材料。利用Langmuir数学模型对吸附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Scatchard分析与平衡结合方法等手段对其分子识别能力和选择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Fe3O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因其独特的磁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通过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聚乙二醇(PEG)进行改性,通过计算机模拟Fe3O4晶体结构,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进行流变学、磁光性等性能研究。期望可以将磁纳米粒子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出用于快速检测肉类食品中磺胺残留的新型磁性分子印迹材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铝酸酯偶联剂(ACA)干法改性蛋壳粉(ESP),并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复合制备PBAT/ESP复合薄膜。为了确定ACA的最佳改性质量分数,通过测定改性前后ESP的接触角、沉降体积及吸油值对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CA在ESP表面发生了反应。测定ESP/PBAT复合薄膜的吸水率、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CA能够将ESP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改性后的ESP具有高的接触角、低沉降体积与吸油值;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了ACA在ESP表面发生了反应;当ACA改性的质量分数为2%时,ESP改性效果最好,复合材料体系相容性最好,分散均匀,薄膜材料的防水性能与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修饰改性手段,可以有效改善食物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如乳化性、溶解性、凝胶性、热稳定性等。蛋白质磷酸化改性方法主要可分为酶法与非酶法两种,其中酶法磷酸化常使用蛋白激酶作为磷酸基团的供体,对蛋白质进行修饰。主要的蛋白激酶包括环磷酸腺苷依赖蛋白激酶(CAMPdPK)和酪蛋白激酶Ⅱ(CK-Ⅱ)。非酶法磷酸化常见的改性试剂主要包括三氯氧磷、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葡萄糖-6-磷酸等。本文对近年来蛋白质磷酸化的有关报道进行了总结归纳,并通过介绍磷酸化蛋白的磷酸键性质、磷酸化肽段及位点的鉴定,阐述了不同磷酸化试剂的反应机制及其对蛋白质构效关系的影响,为通过定向的磷酸化修饰而改善蛋白质特定的功能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湖北风味发酵鳜鱼的关键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减菌剂、复合脱腥剂、腌制方式和发酵方式对发酵鳜鱼产品菌落总数、腥度、水分、盐分等指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菌化、脱腥、腌制和发酵等四个步骤均能显著提高发酵鳜鱼的品质。其中,最优的湖北风味鳜鱼的关键工艺为,采用200 mg/L二氧化氯浸泡鱼体10 min(减菌化);采用2.5%生姜汁和2.5%食盐溶液复合脱腥处理(脱腥);采用4%腌制液浸渍后(腌制),先10 ℃发酵48 h,再25 ℃发酵24 h(发酵),所获得的发酵鳜鱼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β-环糊精(β-CD)和卵白蛋白(OVA)为原料,对比不同质量配比的β-CD与OVA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表征,分析得到β-CD/OVA复合物的最佳质量配比(1∶3).通过测定冻藏过程中鱼肉持水性、质子密度图像、组织切片和肌原纤维蛋白理化指标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0%、2%、4%和6%)的β-CD/OVA(1∶3)对鲌鱼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