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分析工业园区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建立碳排放评估模型,对园区的碳排放进行评估测算,探究打造零碳工业园区的路径;对园区的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水及非传统水利用、绿色出行、绿地空间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减碳设计,以减少碳排放。结果显示:园区碳排放源主要为建筑能耗,占总碳排放的97.3%;与基准情景相比,零碳情景下建筑电力碳排放量可以减少50%;可再生能源减碳量最大,占总体减碳量的96.6%。未来的低碳园区发展可在建筑电力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全文强制性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该标准要求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应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20%。面对新的节能要求,建筑改造节能性与经济性的平衡成为一项重点关注问题。针对寒冷地区办公建筑列举了多种节能技术路径,并以某典型办公建筑为例,将不同改造路径组合为10种节能改造方案,对各方案的节能率与改造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节能-经济耦合计算评价模型,确定满足新标准要求的寒冷地区办公建筑最优节能改造路径;为指导设计人员选择评价节能改造方案,获得最优效益提出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DDNP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DDNP废水难于被微生物降解的特征,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对DDNP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考察了废水pH值、PAC投加量及混凝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色度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DDNP废水混凝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优化的处理工艺,用单因素实验验证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pH值为6.0,PAC投加量为7.5 g/L,混凝时间为4 h时,对DDNP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50.96%,色度去除率为80%.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水、固体废弃物、能源、远程设施管理等方面,依据经济适用性、环境融合度、管理便捷度等提出以高性能集成房屋为载体,以污水生态处理及产业化、雨水控制利用研发及产业化、生活湿垃圾干化处理装置研发及产业化、光伏建筑一体化研究与开发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适合不同场景、可达到生态集约、经济可行、效果水平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智慧监测是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针对建筑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评价需要,从降雨地表水体、初期雨水、易涝点、海绵设施、单个项目以及片区整体等表面出发,采用在线监测和人工检测方法,构建集“气象监测-设备监控-在线分析-智慧评估”于一体的智慧海绵监测系统,给出了各个监测设施的监测内容、监测要点和监测指引,分析了海绵设施、单个项目、片区整体的海绵建设评估方法,为建筑片区智慧海绵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生产过程系统控制的理论方法,对三个生产系统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进行取样和调查分析,通过对纤维梳理效果与成纱质量、各工序对半制品质量的控制能力分析和各生产系统半制品和成纱质量的纵、横向对比,说明不同的工艺设备和器材配备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分析认为对比试验可以发现问题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作为节能基准,对比分析被动减碳技术、主动减碳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对广东地区办公建筑,增设1.0 m的固定外遮阳使建筑冷负荷降低4.65%,节能效果优于降低外墙传热系数。采用主动式技术改造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全年耗电量降低了30.0%,电梯系统全年耗电量降低了64.6%。采用可再生能源光伏及风力发电为建筑提供电力时,年减碳量达345.51 t,节能减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牛菲菲  李传艺  葛季栋  骆斌 《软件学报》2023,34(8):3605-3636
特征请求是软件产品的真实用户在开放平台上提出的对现有特征的改进或者对新特征的请求.特征请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的真实意愿,代表了用户的需求.高效、准确地分析和处理用户特征请求对于提升用户满意度、提高产品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户的广泛参与,使得特征请求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需求来源.然而,特征请求在其来源、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均与传统的软件需求不同.进而将其充分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也有别于传统的需求工程.目前已经有许多将特征请求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相关研究,比如特征请求的获取、分类、排序、质量评估、为特征请求推荐开发者,以及定位相关代码等.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增加,形成一个针对特征请求分析与处理研究综述的必要性日益增强.因此,调研121篇关于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分析和处理特征请求的国内外学术研究论文,从将特征请求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的角度对现有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现有针对特征请求的研究主题,提出将特征请求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处理流程,并与传统的需求工程过程进行对比.此外,深入分析在各个需求工程活动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及方法之间的差别.最后,对特征请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  相似文献   
9.
Fenton法处理DDNP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enton法处理DDNP废水,考察H_2O_2与FeSO_4的体积比、试剂总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为6,质量分数为30%的H_2O_2投加量为40 mL/L左右、Fe~(2+)投加质量浓度为4.56 g/L,振荡1.5 h,COD_(Cr)去除率可达94.78%,色度去除率可达94.38%.  相似文献   
10.
构建自动化的缺陷定位方法能够加快程序员利用缺陷报告定位到复杂软件系统缺陷代码的过程.早期相关研究人员将缺陷定位视为检索任务,通过分析缺陷报告和相关代码构造缺陷特征,并结合信息检索的方法实现缺陷定位.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利用深度模型特征的缺陷定位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由于深度模型训练的时间成本和耗费资源相对较高,现有基于深度模型的缺陷定位研究方法存在实验搜索空间和真实情况不符的情况.这些研究方法在测试时并没有将项目下的所有代码作为搜索空间,而仅仅搜索了与已有缺陷相关的代码, 例如DNNLOC方法,DeepLocator方法,DreamLoc方法.这种做法和现实中程序员进行缺陷定位的搜索场景是不一致的.致力于模拟缺陷定位的真实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信息检索和深度模型特征的TosLoc方法进行缺陷定位.TosLoc方法首先通过信息检索的方式检索真实项目的所有源代码,确保已有特征的充分利用;再利用深度模型挖掘源代码和缺陷报告的语义,获取最终定位结果.通过两阶段的检索,TosLoc方法能够对单个项目的所有代码实现快速缺陷定位.通过在4个常用的真实Java项目上进行实验,本文提出的TosLoc方法能在检索速度和准确性上超越已有基准方法.和最优基准方法DreamLoc相比,TosLoc方法在消耗DreamLoc方法35%的检索时间下,平均MRR值比DreamLoc方法提高了2.5%,平均MAP值提高了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