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羊革,运用苯酚-氯仿2次纯化法成功地从羊革样品中获得质量相对较高的DNA,建立了羊革PCR的鉴定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皮革材料的特殊性,利用裂解缓冲液释放皮革中的核酸,采用苯酚、氯仿混合溶液2次纯化的方法除去蛋白,最终获得纯化的皮革DNA。根据羊线粒体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扩增引物,成功地从皮革样品DNA中扩增出294bp的羊内源基因片段,检测率达到62.5%。本方法通过分析皮革样品中的遗传学信息来鉴定皮革种类,特异性强、可作为皮革材质鉴别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鱼翅类食品中鲨鱼成分PCR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鱼翅中的鲨鱼成分进行检测鉴定开发了一种快速灵敏的PCR检测方法,可检测鱼翅类食品中是否存在鲨鱼成分。根据鲨鱼线粒体的细胞色素亚基I基因序列设计了鲨鱼特异性引物,扩增长度为228 bp;为了评价方法的特异性,将设计的引物分别针对22份鱼翅样品DNA和37种其它种类DNA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只在鲨鱼鱼翅中能检测出特异的228 bp条带,其它37种物种中均无条带检出。为了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将鱼翅DNA中掺入了不同比例土豆DNA的样品采用本方法进行了PCR分析,显示方法可检测灵敏度为0.1%(m/m)。随机抽取45份不同类型的鱼翅样品,检测出22份鲨鱼翅均含鲨鱼成分,而21份仿鱼翅均不含鲨鱼成分而含有植物成分。该样品前处理方法、DNA提取方法以及PCR检测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鲨鱼成分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鲨鱼线粒体基因组的部分序列,设计了鲨鱼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鱼翅制品中鲨鱼源性成分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据此可鉴别鱼翅制品的品质。通过物种特异性实验和灵敏度测试,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较好的物种特异性,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DNA浓度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01 ng/?L,重量检测灵敏度可达0.1%(m/m)。采用该方法并结合植物源性基因检测方法对市场上随机抽取的25份鱼翅制品进行检测,其中18份样品检出鲨鱼源性成分而未检出植物源性成分,7份样品未检出鲨鱼源性成分而检出植物源性成分,表明这7份样品不是真鱼翅制品,而是采用了植物成分仿制而成。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简单,适用于市场上鱼翅制品中鲨鱼源性成分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基于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生鲜肉中猪源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猪肉中猪源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猪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设计2对RPA引物,筛选了1对可用于扩增的引物,建立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的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扩增温度、特异性和灵敏性验证。结果 30℃等温扩增条件下,RPA引物的特异性良好,灵敏性可达0.1ng/μL。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猪源性肉制品的等温扩增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市售生鲜肉中猪源性成分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5.
PCR方法检测花生油掺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花生油中掺入的大豆油和棕榈油进行检测。以5%50%的体积百分比将大豆油和棕榈油掺入到花生油中进行检测,当掺入的大豆油和棕榈油比达到10%时,实时荧光PCR和常规PCR均能检测到大豆和棕榈的内源基因,且重复性和特异性较好。在该研究中,实时荧光PCR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在灵敏度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牛肉及牛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牛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设计筛选了一对可用于扩增的引物,建立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扩增温度、特异性和灵敏性验证。结果 40℃等温扩增条件下,所设计的引物的特异性为100%,该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可达0.1 ng/μL。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牛源性肉制品的等温扩增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市售生鲜肉制品及加工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子生物学中的聚合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毛皮中的貂基因成分进行鉴定检测研究。研究设计了貂线粒体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了PCR反应体系和条件,采用了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RT-PCR)两种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在9份貂肉样品中通用性好,在兔、狐狸和貉子等10种其他物质中特异性良好,在于貂毛皮的PCR鉴定检出率为100%。但是在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比较高,检出率低于普通PCR检测方法,只有不到66.7%,对于市场上的貂毛皮鉴定检测,还是普通PCR方法比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