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轻工业   3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明洪 《酿酒》2012,39(4):79-80
从酯化反应的温度、底物浓度、用曲量、酯化时间几个方面着手,本着便于操作、能真实反映大曲酯化能力的相对大小、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原则,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测定大曲酯化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的节令小食,都有着自己特定的来源,或与历史或与文化事件相关。时至今天,一些小食早已被淡忘,但更多的却一代代地被传了下来。南朝梁人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较为完备地记述了南方地区的节令饮食,其中汉代至南北朝时代的节令饮食风俗几可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川菜,不少人就会把它和麻辣联系起来。其实,麻辣并不是川菜唯一的特点,川菜的口味有蒜香菜、酒香菜、姜汁菜等多种,糖醋菜就是其中的一个复合味型。这种口味的川菜甜酸味浓,回味悠长。近年来,为了推动糖醋川菜的发展,一些厨师还运用了新的调味品和烹制方法,从而出现了一些诸如甜酸奶香、甜酸果香、甜酸微辣等创新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鲜这一原本只能在高档宴席上方可一见的菜肴,已悄然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门。人们在配菜过程中,不仅注重色、香、味等基本手法,而且还融合了中外各式调味料和复合调味料,同时还兼顾了菜肴营养的合理搭配。下面就来介绍几种贝类盆菜。  相似文献   
5.
上海的老城隍庙,素来就有“小吃王国”之称。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具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风味小吃。而位于老城隍庙小吃广场上的和丰楼更是“小吃王国”中的“联合国”。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种风味小吃,其中有上百种民间濒临失传的小吃,如老虎脚爪、大壶茶汤、蟹黄灌汤包、梅花糕、海棠糕、成都三大炮、三味臭豆腐、龙须糖面塑12生肖等等,且价廉味美,单价一般都不会超过10元,成了海内外游客小吃、休闲的最佳去处。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将喜欢饮汤的人称为“汤罐”。上海人一般的家常便饭为三菜一汤:大荤搭小荤,加一盘蔬菜,然后是一海碗汤。上海人的汤,远没有广东人的汤那般讲究,一般为番茄蛋汤、紫菜虾皮汤、小排冬瓜汤……如果分量重点的,如腌笃鲜、火腿鸡汤,那已不属汤的概念而算一份大菜的分量了。在上海人的家常饭中,汤只属一种点缀,但若晚餐桌上缺少一碗热气腾腾的、哪怕是最简单的榨菜肉丝汤,进餐的气氛总会打点折扣的。没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但饮茶却是各民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都有着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有些饮茶习俗对于久居大城市里的人来说,可谓是"闻所未闻"。下面介绍的几个民族茶,就足以代表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侗族的打油茶打油茶是侗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俗之一。用来制作打油茶的主要原料是茶叶、大米花、酥黄豆、炒花生、猪肝、粉肠、葱花、糯米饭等。具体制作方法是:先将煮好的糯米饭晒干,用油爆成米花,再将一把米放进锅里干炒,然后放入茶叶,再炒一下,并加入适量的水,开锅后将茶叶滤出放好。待喝打油荼时,把事先准备好的米花、炒花生、猪肝等放入碗中,再将滤好的茶斟入,就是色香味美的油茶了。据《本草拾遗》介绍,油茶有润肠,清胃和解毒杀菌的功效,此外,油茶对祛寒湿,提神、饱腹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漫步城市的街头,有时会看到一些"百年老字号"饭店或饮食店。如上海的老半斋酒楼、北京的全聚德烤鸭店、杭州的楼外楼菜馆、广州的陶陶居、福州的聚春园菜馆等等。这些饭店不仅让顾客满足了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印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当然,在这些老饭店的背后,都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老半斋酒楼创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老半斋酒楼是上海早期的扬帮菜馆之一,酒楼的菜点以选料讲究、刀功精细、注重火功、原汁原味、南北皆宜而深受食客的欢迎。其特色菜有"虾仁煮干丝"、"蟹粉狮子头"、"清蒸刀鱼"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酒文化,几乎与华夏文明史一样久远。古籍《本书》云:“帝女仪狄作酒醪,变五味。”这表明,酿酒技术早在夏时已被人们所掌握。几千年后,酒更是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用饮品,甚至连一些百岁寿星也不例外。小酌悠悠度晚年,生活赛过活神仙。国内曾报道重庆有一位104岁的冉吉安老人,身体一直很好,当有关人员在研究他的长寿之因时,却发现他有一个令人惊奇的饮食习惯:将稀饭、馒头和生鸡蛋混合,经过一夜的发酵,发出阵阵的酒香,以此作为第二天的主食。三国时期的百岁名医董奉也曾将酒作为主食之一。据记载:刺史士燮死而复生,视董奉为再生父母,日备三餐,供其食用。然董奉只食脯枣和饮少量的酒,不食谷肉之物。  相似文献   
10.
世博会的召开,给上海乃至全国的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也给美食爱好者带来了福音。为了在世博期间集中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世博会的组织者在世博园中设立了中国的“八大菜系”专区。专区位于世博中心和主题馆之间的美食广场内,分别以八个餐馆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