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树君 《四川建筑》2004,24(Z1):207-209
无竖井架爬升倒模施工工艺的特点可概括为"滑模的提升方式,倒模的支模方法".文中概述了这种工艺的设备构造、施工工艺及其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发酵温度对重组工程菌生长密度和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发酵温度对重组人干扰素α2a。(IFNα2a)工程菌PBV888/DH5α。生长密度和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NBS-40L发酵罐,在发酵过程中调整培养温度,检测工程菌的生长密度和IFN表达量。结果 经35℃培养至对数期,降温至30℃继续培养2-3h后升温至42℃进行诱导培养,连续实验3批次,平均生长密度A值为35.0,菌体湿重47g/L,IFN表达量为28×106IU/ml。结论 确立了工程菌生长和IFN表达的最适培养温度。  相似文献   
3.
4.
用微载体系统培养Vero细胞生产高滴度狂犬病毒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采用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高滴度狂犬病毒液。方法 用 5L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 ,培养至 4d时接种CTN株狂犬病毒 ,在培养全程对细胞生长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 培养 4d后细胞浓度可达 1 2× 10 7cells ml,培养 3周后的病毒液经ELISA检测A值可达 0 2 1~1 0 6。病毒滴度达 10 - 6 0 ~ 10 - 8 0 LogLD50 ml。病毒液可连续收获 5次。结论 用微载体系统培养Vero细胞可生产高滴度的狂犬病毒液。  相似文献   
5.
整台纸机的设计按其车速、定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不同部件的配置,在配置时一般留出一定的富余量。但实际开机生产中,操作车速一旦超过设计车速,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本案例显示,由于实际操作超出了设计车速时,网部成形、脱水能力不能满足超产的需要,不得不提高上网浓度和降低唇板的开度。这严重偏离了流浆箱相应的最优设计参数,造成纸页成形不良,到压榨部压辊振动加大,导致纸页经过压区后形成斑马纹。  相似文献   
6.
王树君 《衡器》2004,33(5):22-24,40
系统地分析了系列开关电源产生噪声的王要原因及产生噪声的回路和部件,给出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从而提高了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应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组建的α-干扰素工程菌,观察了发酵温度与干扰素的表达。发酵罐为日本丸菱株式会社的MSJ-U_(13)型30升培养装置。温度、pH、空气流量、溶解氧、转数等主要参数自控调节。培养基为全综合发酵培养基。工程菌在30℃培养,3小时后开始采样测OD_(600A)并将样品转温至42℃摇床培养,观察生长动态与干扰素表达的关系。结果发现,工程菌生长至稳定期转  相似文献   
8.
对某纸机靴压对辊自带齿轮箱的异常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该对辊自带齿轮箱异常振动近5个月,期间利用离线振动分析设备对该振动点进行采样分析。由于不断交替的次生故障频率掩盖了振动根源频率,在此次故障处理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最终探明,由于万向轴联轴器与配对半联轴器的配合公差在设计制造环节出了问题,而导致出现一系列振动故障。  相似文献   
9.
王树君  谢江 《衡器》2009,38(9):1-4
电压基准是提供一个精确的输出电压,作为电路系统或负载的精确参考电压,因而称其为基准。在测量仪表中,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相互转化就需要满足精度要求的电压基准。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了电压基准的种类、特点及其主要技术参数,选用电压基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朱雪萍  王树君  张勇军 《衡器》2010,39(7):45-48
由于多传感器称重设备大都安装在室外,特别是数字式汽车衡和轨道衡等大型衡器,其数字传感器金属外壳很容易引来雷电袭击。雷击过电压产生的尖峰脉冲侵入数字传感器与仪表之间的连线,导致仪表烧坏,从而使得称重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提高数字传感器仪表的防雷性能十分必要。本文围绕数字传感器仪表的防雷设计及防雷击测试浅谈一些笔者的经验,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