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2011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的201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809起,累计发病14 057人,死亡113人,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占26.2%(212/809)和37.6%(5 292/14 057),化学性因素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39.8%(45/113)。结论 微生物性因素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化学性因素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应不断加强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增强报告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江苏省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机制。方法通过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系统发现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开展流行病学分析,对小龙虾食用量、潜伏期和临床检验相关结果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发现9例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呈散在分布,潜伏期5~13 h,平均6.5 h,罹患率40.9%。小龙虾食用量与肌酸激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54,P=0.14),小龙虾食用量与发病潜伏期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4,P=0.72),潜伏期与肌酸激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47,P=0.21)。结论小龙虾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的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2015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防控措施和策略。方法 对201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上报的77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布研究。结果 2015年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7起,累计发病1111人,其中死亡6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发病时间是7-9月;饮食服务单位是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 其次依次为集体食堂、家庭和农村宴席;微生物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除不明原因外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是动物类食品。结论 加强对高发季节、高发因素、高发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针对性加强毒蕈中毒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是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检测江苏省典型地区芦蒿和土壤中铅、镉的含量,并评价其污染状况。方法 在南京市、镇江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75份芦蒿,采集40份地产(种植)芦蒿生长所在的土壤,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镉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芦蒿中铅、镉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175份芦蒿中铅、镉的检出率分别为26.3%、100%,超标率分别为9.7%、13.7%;40份土壤中镉的超标率为22.5%。南京市地产(种植)芦蒿污染等级为警戒限,污染水平为尚清洁;镇江市地产(种植)芦蒿污染等级为轻污染,污染水平为开始受污染。南京市市售芦蒿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镇江市市售芦蒿污染等级为警戒限,污染水平为尚清洁。结论 江苏省典型地区芦蒿受到重金属铅、镉的污染,其中受到镉污染的威胁更大,可能与土壤中镉的污染有关。南京市居民食用芦蒿较安全;镇江市居民食用市售芦蒿较安全,食用地产(种植)芦蒿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