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酯纤维低聚物的产生原因、性质及防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东旭 《印染助剂》2006,23(5):8-1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聚酯纤维低聚物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低聚物的产生原因和性质,结合传化公司的实际状况,指出了解决低聚物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牛仔压皱树脂整理中,复配催化剂种类与配比、增硬剂和强力保护剂用量对压皱效果、强力损失和色变的影响。优化后的牛仔压皱树脂整理处方为:2D树脂用量70 g/L,增硬剂20 g/L,强力保护剂TF-65215 g/L,渗透剂JFC 2 g/L。整理的牛仔布压皱效果好,强力损失较小,色变较小。  相似文献   
3.
相东旭  徐璀  王敏霞  王胜鹏 《印染》2006,32(16):39-40
制备了一种新型聚酯纤维低聚物去除剂TF-205,分别将其与低聚物去除剂WA和匀染剂TF-215进行同浴染色,比较了WA和TF-215对低聚物去除效果、染料高温分散性能、织物得色深度和手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型低聚物去除剂可与染色助剂同浴使用;能去除大部分低聚物;可以提高染料高温分散性;不影响织物得色;还可赋予织物滑爽的手感。  相似文献   
4.
在全棉细平布抗皱整理中,采用醚化2D树脂,通过调整催化剂用量,添加甲醛捕捉剂X、强力保护剂Y、柔软剂SM-23等以优化抗皱整理工艺。经试验,其最佳抗皱整理工艺条件为:醚化2D树脂80g/L,甲醛捕捉剂X30g/L,强力保护剂Y25g/L,柔软刺SM-23 25g/L,100℃预烘120s,160℃焙烘45s。新工艺的处理效果可达到市场上典型的超低甲醛树脂的应用效果,且抗皱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5.
低温导染剂TF-258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低温导染剂TF-258用于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探讨了不同条件下TF-258对织物得色量、色光、干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等的影响,及其在高温下对染料的移染性能的影响,并与市场上常用的导染剂水杨酸甲酯、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和膨化剂P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低温导染剂TF-258,织物色变小、牢度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对面料的速干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采用吸湿排汗整理剂TF-620对涤纶针织物进行功能整理,确定了染整工艺流程。经过对比实验证明该工艺可以赋予涤纶面料优异的吸水性和速干性,且对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探讨去油剂、退浆剂、匀染剂、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平平加O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去油后织物抗静电效果明显提升;退浆后,非离子抗静电剂TF-480AA效果下降比阳离子抗静电剂TF-480CA大;匀染剂可提升涤纶纤维抗静电效果,对TF-480AA影响不大,还原清洗剂对TF-480CA影响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平平加O对抗静电效果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免烫整理工艺中催化剂、缓冲剂、聚氨酯添加剂、强力保护剂用量及整理液pH值等因素对织物强力损失和游离甲酲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整理配方为免烫树脂60 g/L+聚氨酯添加剂20 g/L(或免烫树脂80 g/L),催化剂12.5 g/L,缓冲剂2.0 g/L,强力保护剂20 g/L.在较佳配方下,织物的强力损失得到了较大提升,游离甲醛含量远低于75 mg/kg,各项指标得到兼顾.  相似文献   
9.
外用抗静电剂分为耐久性和暂时性两种。耐久性抗静电剂主要有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两种,还有聚酯聚醚、离子液体、聚丙烯酰胺季铵盐等;暂时性抗静电剂按市场使用习惯分为涤纶抗静电剂、尼龙抗静电剂以及聚丙烯、芳砜纶抗静电剂等。近年来,市场对防水剂共拼型抗静电剂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介绍含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以尿素、乙二醛、多聚甲醛和甲醇为原料,通过对原料配比、合成温度和pH值的研究,探索出最佳工艺,认为当乙二醛/尿素=1∶1;多聚甲醛/尿素=1.5∶1;甲醇/尿素=4∶1时制备的免烫压皱树脂,与F-ECO相比,在DP等级、撕破强力上相当,在布面甲醛上有优势,是一种优良的免烫整理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