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能引发侵袭性李斯特菌病,是一类可导致严重后果的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环境复杂多变的食品供应链各环节中,其通过调整自身生理状态以应对营养缺乏等胁迫条件带来的生存挑战,继而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本文重点介绍营养胁迫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表型特征和可能的调控机制,包括生物膜形成能力、抗性和毒性,以及σB、(p)ppGpp和sRNA等相关调控因子,以便了解单增李斯特菌营养胁迫下的抗逆生存机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精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水杨酸与葡萄有孢汉逊酵母结合使用对草莓果实冷藏期间的抗性影响。将草莓果实分组,分别进行喷洒100μg/mL水杨酸(SA)与1×108CFU/mL拮抗酵母菌悬液、单独1×108CFU/mL拮抗酵母菌悬液、无菌水为对照,置于(2±1)℃、相对湿度90%~95%冷藏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酶指标。结果显示:单独拮抗酵母菌处理与结合SA处理均能降低引起果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氧化物酶(AP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β-1,3-葡聚糖酶等活性氧防御酶系的活性,延缓果实衰老。葡萄有孢汉逊酵母具有作为拮抗菌发展的潜力,且与SA结合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拮抗菌处理。  相似文献   
3.
从南京市马群草莓生产基地的草莓果实、叶片上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灰霉病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拮抗酵母菌N1,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通过用不同浓度N1菌悬液处理打孔后的草莓,发现菌悬液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最佳浓度为5×108CFU/mL,其病斑直径比对照组小了32.3%。拮抗菌N1处理后果实于(2±1)℃、相对湿度(RH)90%~95%下冷藏,结果表明,拮抗酵母N1菌对果实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能保持草莓果实的光泽和硬度,维持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显著减小了失重率,提高了草莓的冷藏品质,从而显著延长草莓的贮藏寿命。由此推测,该拮抗酵母菌具有很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将思政元素融入“食品工艺学”本科理论教学中,是完成立德树人和培养“五育”人才任务的必要要求。从“食品工艺学”课程特点和内容出发,以“脱水加工工艺”为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并结合实际案例,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结合,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提高显著,融入思政元素的本科教学显示强大的教学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5.
秦晓杰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10):112-113,116
针对某型号国产采煤机可靠性有待提高的现状,以其摇臂轴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强度分析与优化工作.分析认为,轴套外齿轮内侧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通过增大外齿轮内侧的过渡圆角完成了轴套结构的改进.优化结果表明,改进的轴套设计合理,装配性良好,延长了轴套使用寿命,减少了轴套故障停机时间,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引发李斯特菌病罹患者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可在冷、热、干燥和消毒剂处理等不利条件下黏附于食品接触表面并进一步形成难以清除的生物被膜。交叉污染是单增李斯特菌传播的主要途径,生物被膜的形成提高了单增李斯特菌在工厂和厨房环境持续传播和污染的可能性,可引发相关食源性疾病暴发和食品召回等,从而造成健康和经济损失。本文首先介绍了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胞外聚合物组分,并从外部生存环境和内部微生物自身因素两方面总结了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交叉污染转移的因素;进一步重点从研究类型和细菌收集两方面阐述了生物被膜交叉污染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归纳总结了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的防控策略,展望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以期为科学评估和早期精准防控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交叉污染的潜在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究厨房中不同食品接触面清洗方式对沙门氏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室仿真模拟消费者在家庭环境中由于不恰当的食品处理操作导致沙门氏菌交叉污染即食食品的过程。按国标法GB4789.2-2016《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测定转移的沙门氏菌菌落总数,计算转移率数据,定量描述消费者家庭厨房猪肉糜制作过程中沙门氏菌通过交叉污染传递路径从筷子、砧板、刀具、盆子和手5种食品接触面转移到即食食品的能力。结果 沙门氏菌从猪肉糜转移到筷子、砧板、刀具、盆子和手5种不同食品接触面的转移率是2.41% ~ 42.93%。筷子、砧板、刀具、盆子和手5种食品接触面被(8.00±0.04)log CFU/mL的沙门氏菌污染后,不清洗时,沙门氏菌转移到即食食品的转移率均低于1%。用500 mL无菌水或500 mL无菌水加有1 mL洗洁精的水冲洗各厨房食品接触表面后,不足以避免即食食品被沙门氏菌交叉污染。结论 消费者在家庭环境中不恰当的食品处理操作会导致沙门氏菌通过厨房食品接触面交叉污染即食食品。清洗处理可以降低沙门氏菌转移到即食食品,但清洗不足以完全去除沙门氏菌的污染。消费者应在食物储存、制备过程中实施安全的食品操作习惯防止沙门氏菌交叉污染发生的概率,如生熟分离,及时清洗或更换餐具、砧板等。另外,选择热水以及含有更多有效成分的洗涤剂及时清洗各厨房接触面对于降低沙门氏菌的交叉污染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以葡萄有孢汉逊酵母CM2为研究对象,细胞生物量为测定指标,利用甘蔗糖蜜作为发酵原料,对糖蜜培养基的优化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采用煮沸法、磷酸法、硫酸法、活性炭法、亚铁氰化钾法对糖蜜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硫酸处理法优于其他处理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糖蜜质量浓度、氮源及其添加量、初始pH值、磷酸盐、硫酸镁、氯化钠等培养基组分对CM2生长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培养基组分:预处理后糖蜜78.9 g/L、酵母粉2.2 g/L、初始pH 6.0。通过验证实验获知与PDB培养基相比,优化后糖蜜培养基使CM2生物量提高了83.1%。  相似文献   
9.
基于预测微生物学理论,准确预测食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数量及毒素生成量的变化对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各类食品中,特别是动物性食品和速冻米面制品,其引起了众多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故作为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被重点监测。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展的预测微生物建模研究,对各类食物中建立的生长、失活模型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概述了肠毒素生成所需的条件及边界,最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预测建模的研究及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权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根据现有条件,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些策略,这些策略可以补充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通过对管理模式的研究,笔者希望能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