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0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DMSO和石油醚作为溶剂,以对氯苄腈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分别研究了碱,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目标产物合成收率的影响.探索出了较为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2.
李明华  章于川  夏茹  方胜阳 《精细化工》2007,24(12):1227-1231
针对弱极性天然/丁苯橡胶复合体系,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VTES)、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85℃和115℃分别加入两种不同量的引发剂BPO和DCP,均保温反应2h,合成了三元共聚物BA-MMA-VTES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用于纳米碳化硅、氮化硅陶瓷粉体的表面改性。采用FTIR、NMR、GPC、DSC、TGA等对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的结构、性质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通过FTIR、NMR测试结果,证实了BA-MMA-VTES三元共聚物的结构;通过GPC测试,证明BA-MMA-VTES三元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3000~10000;DSC显示合成的大分子只有一个Tg,在3.3℃左右,表明它是无规共聚物,柔性适中;TGA显示三元共聚物主要热分解区间在280~500℃,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NBR低硫硫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昌  章于川 《橡胶工业》2007,54(11):668-670
试验研究低硫硫化体系对N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低硫硫化体系,单用促进剂不能得到理想的硫化曲线;促进剂并用可提高胶料的抗焦烧性能,且硫化曲线平坦,硫化速度适中。当低硫硫化体系为硫黄0.3,促进剂TMTD1.5,促进剂CZ1,促进剂DTDM0.8,防焦剂CTP1时,NBR胶料的抗焦烧性能明显提高,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在Co-60辐射源下聚合物γ-辐射接枝的常用技术,总结了在橡胶材料领域运用γ-辐射接枝技术进行改性的研究方法和进展,并说明了接枝橡胶材料的多种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铬(Ⅲ)络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酒石酸(TA)为原料合成了NCO基封端的预聚体,用聚乙二醇(PEG400)进行扩链反应,合成了水溶性较好的聚氨酯配体,再与Cr(Ⅲ)络合,制备了聚氨酯-铬(Ⅲ)络合物。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聚氨酯配体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聚和扩链阶段的最佳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1h和75℃、3h。FTIR、DSC、TGA和NMR等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的聚氨酯配体及其铬(Ⅲ)络合物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6.
阻燃抗静电尼龙6中炭黑的选择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赋予尼龙6(PA6)优良的抗静电性,选择了四种结构不同的导电炭黑(CB)进行研究比较,并筛选了合适的表面处理剂对填充CB进行表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由TEM观察到的具有空壳结构的导电CB较实心结构的导电CB用量少,导电性能更优良;经表面处理的CB填充PA6,不仅加工性能得到有效地改善,而且显著地减少了因填充CB对PA6阻燃及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友桂  章于川  郑广鹏 《广东化工》2012,39(2):84-84,56
文章对近两年国内外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分两部分进行综述,包括针对于其导电性和加工性的优化设计研究和导电聚苯胺在不同领域的新型应用研究。其优化改性分为无机参杂和高分子共混两种。其应用研究集中在制作导电织物、电磁屏蔽材料、新型金属防腐涂料和装饰电极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液聚合法将硅烷偶联剂KH-570接枝到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丁二烯液体橡胶(LMPB)分子长链中,合成了新型大分子表面处理剂LMPB-g-KH-570,用其对纳米氮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改性纳米氮化硅/丙烯酸酯橡胶(ACM)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MPB-g-KH-570与纳米氮化硅发生了化学键合;在复合材料中加入适量LMPB-g-KH-570,可以改善纳米氮化硅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9.
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目前芳纶常规表面改性方法,并分析了这些表面改性方法原理、现状和优缺点;另外详细阐述了把改性后的芳纶用在胶管、胶带、输送带、传动带、轮胎以及其它常见橡胶制品中,通过试验数据说明了改性后的芳纶能显著提高橡胶制品多方面的性能。并预示了随着对芳纶纤维应用研究的深入,芳纶表面改性及其在橡胶制品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4′ 羟基联苯 4 甲酸与甲醇反应,合成了4′ 羟基联苯 4 甲酸甲酯。后者与1,6 二溴己烷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4′ (6 溴己氧基)联苯 4 甲酸甲酯,反应工艺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n(4′ 羟基联苯 4 甲酸甲酯)∶n(碳酸钾)∶n(1,6 二溴己烷)=1∶1 5∶3,80℃反应8h,收率达60 8%。两步总收率57 6%。目标化合物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