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4篇
  201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Web2.0的基本理念和实现技术,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Web2.0技术实现整合进行了馆员与用户沟通、用户使用体验两个方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优良发酵性能的乳酸菌,采用传统培养方法从传统发酵乳样品中分离乳酸菌,并将分离菌株制备发酵乳。通过考察发酵乳的感官品质筛选优良菌株,采用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性能、产酸性能及其制备发酵乳贮藏期内品质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67株乳酸菌,筛选出5株性能较佳的菌株(编号为C-1、Q164、Q165、Q166和Q167),均被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其中,菌株C-1生长性能和产酸性能最佳,该菌株制备的发酵乳奶香明显,口感细腻顺滑,感官评分最高(93.5分),30 ℃贮藏21 d后,酸度为86.0 °T,活菌数为7.2×103 CFU/g。综上,嗜热链球菌C-1具备优良发酵性能菌株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爆珠溶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分别建立了辛癸酸甘油酯主要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GC-FID)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两种直接分析方法,测定了9种市售爆珠卷烟中爆珠溶剂辛癸酸甘油酯的组成,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①两种方法的检出限低、重复性高,在各自的测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9),均适用于卷烟爆珠溶剂辛癸酸甘油酯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直接定性定量分析。②GC-FID法对辛癸酸甘油酯的检测限更低(0.324~1.40 μg/mL)、线性范围更宽、加标回收率更适中(90.8±1.8)%~(98.3±3.7)%、样品消耗量更少;HPLC-ELSD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更高(RSD<1%)。③不同市售卷烟爆珠中辛癸酸甘油酯的总量以及不同成分的浓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中学音乐学业发展性教育评价系统产生的背景和目前中学音乐评价系统的现状。通过对旧的评价系统的研究结合目前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时中学音乐学业发展性教育评价系统进行了设计。新的系统着重在改变旧有系统的指导思想上下功夫,并且让本系统更加适合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鼠李糖乳杆菌grx10、副干酪乳杆菌Lpc37被包埋前后的益生菌粉和益生菌晶球进行体外胃肠液耐受实验及监测与酸奶混合后的性质变化的结果表明,被包埋后的grx10和Lpc37对消化道恶劣环境的抵抗力显著提升,且益生菌晶球与酸奶混合后不会产生显著的相互影响。晶球与菌粉相比,经pH值为2.5的人工胃液处理3.0 h后grx10和Lpc37的活菌数分别提升4.4和5.2个数量级,经质量分数为0.3%的胆汁盐处理4.5 h后grx10和Lpc37的活菌数分别提升4.2和1.7个数量级;益生菌晶球与酸奶混合后的晶球酸奶在21 d内pH值、酸度及活菌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可见益生菌被包埋后与外环境的接触减少从而避免相互影响,因此益生菌晶球能在增加酸奶中益生菌含量和食用趣味性的前提下保持酸奶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小型燃气轮机相对具有较高的透平排气温度,而与之相匹配的底循环通常为单压或双压蒸汽动力系统,难以实现透平排气的高效、灵活热功转换。为提升该类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能系统高效灵活性,提出回热可调控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recuperative control,GTCC-RC),在全工况范围调节顶、底循环功比。以50MW级燃气轮机为例,以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为基准,设计GTCC-RC系统,并从?损失和热效率的角度进行全工况性能分析,提出系统的全工况最佳调控策略。案例研究表明:GTCC-RC提升了燃气轮机?效率。随着回热比例增加,燃料输入量减少。回热调控提升了案例联合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和灵活性。与没有回热的基准系统相比,GTCC-RC系统调峰深度增加6.51%,联合循环热效率相对提升达6.47%。  相似文献   
7.
家庭视听是家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有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趋势。进入90年代,将华丽的音乐厅及电影院搬进家庭,已由美好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但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视听环境,却不是随随便便把器材堆放在一起就行的事。仅就音响效果来说,就涉及到声源声学、建筑声学、电声学等方面的综合技术。据对大量居民听音环境的调查发现,起居室兼作听音室的占60%左右,具备专用听音室、声学条件较好的极为罕见。由于房间的尺寸比例没有考虑声学要求,加之未作声学处理,因此谈不上超值享受了。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些起居室或客厅虽然未作声学处理,但实际聆听效果尚好,这显然要归功于室内的家具、被褥等陈设成为“天然”的吸声,反射材料了。由于起居室已具备了某些条件,如果进行合理安排,稍加处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