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香港烧鹅     
我曾经在本地酒店吃到过粤港风味的深井烧鹅,初以为深井烧鹅是因"深井"之地而得名,其实不然.虽然广州的长洲与香港的新界都有叫"深井"的地方,但这里所指的"深井",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烤炉.这种烤炉是在地上生生地挖出一口干井,井下面堆上木炭,井口横着钢钎,而烧鹅正是用铁钩挂在这些钢钎上吊在井里烧烤.这种井的井壁周围都是泥土,由于构造特殊且炉温稳定,所以在这里边烤烧出来的鹅肉丰腴甘香,味道润美.  相似文献   
2.
羌族老腊肉     
正羌族老腊肉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特色传统肉制品。由于老腊肉用自然放养的山猪肉腌制,既有野猪肉清香味,又有家猪肉柔嫩感,是羌族人羌年节里喜欢的肉制品。羌族老腊肉有两种吃法,一是清蒸,二是火烤,无论哪种吃法,味道都香美厚醇。自然放养的山猪不是野猪,是羌族人圈养的一种家猪。每天早上将猪放出笼,任凭它上山下河自己寻食,少用饲料喂养。羌族的"羌"字,字型从羊从人,为牧羊人,羌族以前是以养羊为主的游牧民族,定居后,便从事农业耕作和放牧生活。牧猪对羌族人来说是拿手活。牧养的家猪凭着阿坝龙门山区里许多野菜杂果,磨炼得嘴尖毛长,滋润得膘肥体壮,猛一看还真像野猪。一到年尾,这些山猪就成了羌年节里的美味佳肴。屠宰这些山猪,羌族人不用刀,而是用绳将猪勒死后放净血,再去毛洗净,把部分肉分割成条块,用粗盐腌渍一周后,再取出烟熏,然后吊在屋梁上风干即成。用这种山猪肉做成的腊肉,能久放多日不变质,羌族人称之老腊肉。  相似文献   
3.
七夕美食谈     
正"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亦称"乞巧节"。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历史上各朝代也有所不同。两汉以前多为尝黍饼;魏晋南北朝时流行吃汤饼,唐朝这天则吃斫饼,意味圆满。宋代时期食巧果、荞面、花瓜及晚清年代红娘自配等为七夕节日食品比较盛行。巧果,是江浙地区一种常见油炸小点心,制作简单。将面皮切成寸长条或方圆形,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捞起撒上芝麻、白糖即可。宋《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因"巧"和"桥"谐  相似文献   
4.
洪山菜薹     
在武汉洪山,有一神奇的地方,面积虽只有80多亩,但此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精确定位,被划定永久性保护红线。这块土地,就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洪山菜薹原产地。  相似文献   
5.
正刘安晚年欲寻长生不老,于是精心于炼丹,试以豆汁育丹苗,偶于石乳,二者相融,生成洁白乳脑,无毒、味嫩,还有清香,认为是"益寿神羹";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炼丹产品后来竟成为世上人们最重要的食物——豆腐。豆腐,介于肉与蔬之间,往往成为肉品替代物;因其营养丰富、味美柔嫩,历代备受推崇。自古至今,有银子的,没铜钱的,有地位的,没身份的,对豆腐味道无不偏爱,无外乎一个字,美。陶谷《清异录》中五代时期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