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选择超声波和酶解联合处理大豆蛋白,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大豆主要抗原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活性,并分析超声波和酶解处理后大豆蛋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联合酶解处理能够显著降低β-伴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活性, 400 W、15 min超声波预处理的大豆蛋白质再经酶解处理后,β-伴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抑制率降低了61.15%;电泳结果显示,超声波联合酶解处理能够使蛋白质肽键断裂,分解为小分子肽段;表面疏水性结果表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解聚和重新聚合,三四级结构被破坏,构象型表位可能被改变。β-伴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超声波与酶解联合引起大豆蛋白氨基酸序列及空间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数字土壤质地制图方法比较——以黑河张掖地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质地类型是陆面过程模型、水文模型和大气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在黑河流域中游地区选取一研究区,利用200个实测土壤剖面样点资料及13类环境因子组合,分别根据基于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模糊逻辑的理论方法进行土壤质地预测制图。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训练点和验证点的测试精度都偏低,分别为90%和55%;基于决策树方法对训练点的验证精度最高,达到98%,但其对验证点的预测准确率为57%;基于模糊逻辑方法的综合评价精度最好,对验证点的预测精度达到64%,对训练样点的验证精度为74%。从制图结构来说,支持向量机方法弱化了类型环境因子的预测性能,减小了连续环境因子分布的空间差异性,生成的土壤质地图结构相对简单,精度偏低;基于决策树方法对未知环境因子组合预测具有不确定性,生成土壤图斑块相对破碎;模糊逻辑方法可弥补决策树方法的一些不足,生成的土壤质地图既较好地保留了斑块结构的完整性,也较好描述了土壤类型与典型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因此针对研究区数据特点,采用基于决策树和模糊逻辑相结合的土壤制图方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黑河中游张掖绿洲灌溉渠系的数字化制图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灌溉渠系对于干旱区内陆河绿洲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黑河中游的张掖绿洲为例,在收集大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形图资料的基础上,利用GPS实地测量和GIS软件提取了全绿洲干、支、斗3级渠系信息,获得了翔实准确的灌溉渠系空间和属性数据,首次完成了张掖绿洲灌溉渠系的数字化制图并对该渠系网络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掖绿洲目前渠道总数约为6 300条,总长为8 749.51 km,密度为0.47 km/km2,干、支、斗渠的比例为1∶1.17∶2.4。5个县区中甘州区的灌溉渠系分布最密集,而山丹县渠系建设相对落后。 绿洲人工灌溉渠系建设方式和水资源利用开发程度是影响和改变本地区流域景观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Watershed Allied Telemetry Experimental Research,WATER)是在黑河流域开展的以水循环及与之密切联系的生态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大型航空、卫星遥感与地面同步观测科学试验。为了对试验产出和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共享,促进试验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建立了数据管理系统,并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两个数据服务点负责数据的管理和分发。“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的数据管理系统是一个以元数据为核心的数据管理和发布系统,在数据管理方面介绍了元数据、数据文档和数据实体的组织与管理,在系统功能方面介绍了数据导航和数据可视化。“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目前已发布的原始数据共3.2 TB,预处理的数据2.5 TB,以粗粒度的形式组织了265个数据集,265条元数据与数据报告一起对数据集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5.
地膜西瓜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栽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木文根据西瓜生理特性对品种选择、选地选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暖湿,夏季高温多雨,80年代以来鲜食葡萄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种植的品种是巨峰系,品种单一,集中在夏季成熟,以当地销售为主[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