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 Box-Behnken 设计对藜麦蛋白的泡沫分离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料液比、装液量、温度和 pH值对藜麦蛋白回收率和富集度的影响,并对藜麦蛋白的亚基分布和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 温度35℃,pH值4.0,装料量260 mL,料液比0.3 mg·mL-1,在此条件下泡沫分离藜麦蛋白,藜麦蛋白的回收率为95.68% ,富集度为7.89;分离得到的藜麦蛋白具有分子量分别为50、32~39、22~23和8~9 kDa 的基本亚基,在60℃条件下,藜麦蛋白的最高持水量为9.733 g/g,最高持油量为5.848 g/g;随着原料与溶剂比例的增加,藜麦蛋白的乳化能力(EC)、乳化稳定性(ES)、起泡能力(FC)和泡沫稳定性(FS)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剂量呈正相关,在藜麦蛋白浓度为2.5 mg/mL时,对3 mL 0.2 mmol·L-1的DPPH溶液中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56.01±1.34)%。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高压微射流对裸藻中的β -葡聚糖(EBG)进行分离提取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研究微射流时间、微射流压力、料液比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对EBG提取率的影响,同时通过刚果红实验以及FT-IR、XRD、SEM等方法表征其结构。结果表明,EBG提取最佳条件为微射流时间93 s,微射流压力34 MPa,料液比1∶270 g/mL,SDS质量浓度4.2 g/L。在此条件下,EBG提取率为80.27%,与理论值81.69%接近。刚果红实验及FT-IR、XRD、SEM测试结果表明,EBG具有有序的三螺旋结构; EBG的结晶度减小;SEM测试结果表明,EBG表面出现裂痕与空隙。通过对裸藻β-葡聚糖标准品(EBGS)和EBG对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浓度为0.4~2.0 mg/mL时EBGS和EBG对DPPH?清除率基本相同,在浓度为4.0 mg/mL时EBG对DPPH?清除率达到50.26%高于EBGS对DPPH?清除率35.14%。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其稳定性,采用均质乳化-探头超声法制备虾青素纳米脂质载体(AST-NLC)。以粒径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AST-NLC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AST-NLC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构表征,以及4、25、50℃下的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制备AST-NL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甘油三硬脂酸酯与中链甘油三酯质量比1∶11(总质量0.99 g)、乳化剂用量(吐温-80+大豆卵磷脂,质量比1∶1)3.8%(以水相质量为基准)、油水比1∶34(体积比)、均质速度5 000 r/min、超声时间2 min、虾青素添加量2.0 m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AST-NLC粒径为(79.30±1.21)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1±0.01,包封率为(81.36±1.84)%,Zeta电位为(-18.13±2.83)mV;结构表征结果表明,AST-NLC中的虾青素是以分子的状态包裹在脂质体中;热稳定性结果显示,4℃更有利于ASTNLC的保存。综上,成功制备了粒径小、分散均匀且包封率较高的AST-NLC。  相似文献   
4.
以裸藻蛋白液为原料,通过泡沫分离法提取裸藻蛋白,以回收率和富集比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探究pH、装液量、温度、稀释倍数对裸藻蛋白的回收率和富集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裸藻蛋白的功能特性,又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蛋白进行结构分析,通过Peakfit Version软件对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鉴定,并通过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裸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裸藻蛋白泡沫分离的最佳条件为: pH5.5,装液量300 mL,温度30 ℃,稀释倍数15 倍,在此条件下的蛋白回收率为94.27%,富集比为4.18。蛋白的持水量在60 ℃最大,为7.27 g/g,持油量在40 ℃最大,为14.74 g/g。裸藻蛋白的乳化能力、乳化稳定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均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FT-IR和UV显示裸藻蛋白有典型的蛋白峰,它的二级结构表示裸藻蛋白以β-折叠为主。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35.28%和50.8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