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传统的调味品工业近年来在中央及各地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原来基础太差,落后面貌改变较慢,而且各单位之间的差距也很大。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形势的需要,中国副食品公司和中国酿造学会酱油、酱学组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在湖南省常德市共同召开了全国低盐固态工艺酱油技术座谈会。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是酱油生产提高  相似文献   
2.
酿制酱油的主要原料是豆粕、面粉、麸皮、食盐和水。自从原料价格放开以后,这些原辅料价格逐步上涨很快,特别是主料豆粕的每吨价格1995年初1960元,以后逐步上涨,到1996年初2650元,目前3050元;面粉、麸皮也同样调价上涨,严重影响每吨酱油生产的原料成本。在这原料昂贵的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生产管理,以求降低每吨酱油的原料单耗,从而相应达到降低原料成本,这是迫切需要加以重视和探讨的。上海海鸥酿造公司酿造五厂在厂领导的重视下,做了以下工作,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酿造酱油生产过程中,原料的蒸煮是第一道重要工序,蛋白质原料经过蒸煮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研究采用何种工艺设备的蒸煮,使脱脂大豆的蛋白质能迅速酶解,近年来,我和我的同事对此作了一些调查研  相似文献   
4.
在酿造酱油的生产过程中,制曲是一个主要的工序,成曲的好坏,酶活力的高低,对发酵分解的强弱,酱油质量的优劣,氮利用率的高低,关系很大。因此,在现有的厚  相似文献   
5.
成品酱油的理化质量指标中,氨基氮和全氮这二个项目都是属于主要指标的内容,二者必须符合质量规定指标才能报产与成品出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酱油配兑时往往遇到氨基氮偏低而全氮偏高的情况,为了保证氨基氮的合格出厂,那么只有奉送全氮,  相似文献   
6.
在酿造酱油的生产过程中,蒸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原料蒸煮能否达到蛋白质一次变性的要求,对成品酱油的质量好坏和原料蛋白质利用率的高低,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酱油生产时,首先要把料蒸好。  相似文献   
7.
张逸云,爱国民族工商业者(1871年~1933年)。名汝桂,字彝年。祖籍浙江镇海。出生子上海酱业巨商家庭。祖父张梓林原是乡间的一个贫苦小贩,靠在渡口摆小酒摊为生。某天,他在摊子上拾到上海江万兴酱园老板的一包银两,便将其原物归还。江老板看中他为人忠诚,就带他到上海酱园学生意,后来升为掌柜。凭着勤恳好学,店铺中生意越来越好。江老板临终,因无人承继,就将家业转送给张梓林。当时正值上海开埠,城市日益繁华。作为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的酱业更趋兴旺。张梓林心眼机灵,办事果断,又在南市老城,新开设了老同兴和张鼎新两座酱园。等到他儿子张梅仙  相似文献   
8.
一个停厂8年复工就亏损的企业,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扭转了局面,获利润近百万元,对一个百把人的企业来说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之所以取得这样的硕果,主要有三条: 1.是领导班子具有能从爱国主义出发,树立了为国排忧解难的精神风貌; 2.是扎实地从事业务工作,诸如狠抓管理,钻研技术等等,使生产不断上升及开拓; 3.是善于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并使之与领导意图相结合,上下齐心,同心协力,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概括地说,符合了又红又专的要求。调味品行业中,效益滑坡,甚至亏损的企业应由此看到了方向,找到了道路,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做到以上三条,效益就会获得同类的硕果!  相似文献   
9.
酱油氨基酸生成率和全氮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企业对酱油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的一根标尺。提高酱油氨基酸生成率和全氮利用率,首先要将工艺技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研究摸索技术数据,确定最佳方案。然后再从管理上制订制度,采取措施,以保证工艺技术的贯彻执行和持久稳定保持先进水平,为此要做好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田肉粉是田菁种子经机械加工提取胚乳胶后所得的副产品。其主要成份为蛋白质35.88%,淀粉5.16%及糖份17.7%。全国各地都产田菁种子,以往只将田肉粉作肥料和饲料,现经上海市土产公司原料业务部化验室分析,田肉粉蛋白质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占总氨基酸的20.22%,天门冬氨酸占总氨基酸的10.10%。为此自1985年2月起,该室与上海酿造五厂共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