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玉米的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在前人研究谷物变温干燥的基础上,探究变温干燥工艺对玉米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分析初始干燥温度(45~70℃),转换温度含水率(18~26%)、升温幅度(5~25℃)、缓苏比(1:1;2:1;3:1;4:1;5:1)等试验因素对玉米干燥速率及外观品质(裂纹率增值、色差)的影响规律;采取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以初始干燥温度、转换温度含水率、升温幅度及缓苏比为试验因素,以裂纹率增值和色差值为目标响应值,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响应面图,分析玉米变温干燥特性并阐明产生结果的原因。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干燥温度为45~55℃、转换温度含水率为20~24%、升温幅度为5~15℃、缓苏比为2:1~4:1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干燥品质;变温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初始温度为50.59℃、转换温度含水率为21.56%、升温幅度为5℃、缓苏比为3.8:1,干燥后的玉米裂纹率增值为10.00%、色差值为2.056,实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4.25% ,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变温干燥的技术改进及深入探讨变温干燥工艺对玉米品质变化机理研究提供数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燥工艺对高水分小麦品质的影响。方法: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3个维度探究不同干燥工艺下小麦品质变化规律。选取色泽、湿面筋含量、干燥速率3个指标作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预测高水分小麦的最佳干燥工艺。结果:干燥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小麦色泽加深,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下降,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上升,弱化度下降,粉质指数上升,小麦表皮由凸起的小矩形变为凹陷的小坑状,内部淀粉颗粒由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变为粗糙的不规则状。高水分小麦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45 ℃,风速0.94 m/s,缓苏时间30.4 min,此时色泽L*值为58.811、湿面筋含量为27.292%,干燥速率为8.146×10-2%/min,综合评分为0.613。结论:热风干燥工艺的优化在保证干燥效率的基础上一定程度改善了小麦干燥后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基于玻璃化转变的变温干燥工艺对玉米的干燥效果,在不同初始干燥温度、降水幅度及升温幅度条件下,探究最佳变温干燥工艺参数并建立数学模型,与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作对比。结果表明,以裂纹率为响应指标,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46.11℃、4.99%、9.63℃,此时裂纹率为12.02%。利用PSO-BP(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构建3输入1输出的玉米变温干燥裂纹率的预测模型,网络拓扑结构为3-9-1,此时模型的R2为0.9834,与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拟合的二次回归模型拟合优度(R2=0.9248)相比,PSO-BP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预测精度优于RSM。因此,PSO-BP模型较RSM有更高的建模效率,可精确地预测干燥后玉米裂纹率,为玉米变温智能干燥过程及干后品质提供较优的解决方案及操作条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古到今,治国理政的首要之务是粮食安全。粮食仓储安全尤为重要,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由于粮食干燥储存方法原始、干燥技术落后等原因,我国每年收获后会损失大量粮食。粮食中湿热分布不均不仅会降低粮食的品质,而且会因霉变、虫害等问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因此,如何快速、均匀而又低能耗地降低粮堆含水率或者温度,保证粮食品质,同时节约能源,是粮食干燥储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通风干燥是保证储粮中湿热均匀分布的重要措施,建立干燥模型预测粮堆的湿热分布是研究粮堆干燥过程中湿热传递的重要手段。该研究综述了粮堆湿热传递的经验模型、连续模型和离散模型,其中经验模型容易获得,但是应用较少;连续模型应用较多,但不能反映粮堆的孔隙结构;离散模型可以很好的反应粮堆的孔隙结构,但其计算量大,并且难以理解和构建。最后该研究指出可以根据不同的湿热传递过程,结合先进的计算方法和处理技术,建立相应的模型,以满足不同的模拟要求,并对粮堆通风干燥湿热传递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香蕉山药酸奶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粉、山药粉和牛乳为原料,研究了香蕉山药酸奶的发酵工艺。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对实验方法进行分析,优化了香蕉粉、山药粉、蔗糖添加量影响香蕉山药酸奶发酵效果的工艺参数。最终得出香蕉山药酸奶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香蕉粉添加量0.55%、山药粉添加量1.15%,蔗糖添加量7.44%,以此条件进行香蕉山药酸奶实际制作,感官评分为(93.98±0.25)分,与预测值(93.44±0.33)分较一致。  相似文献   
6.
油茶饼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及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含水甲醇对油茶饼进行浸提、过滤和浓缩处理后,将其浓缩液继续进行梯度沉淀,并对梯度沉淀提取物进行定性研究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抑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梯度沉淀物中含有缩合单宁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和皂甙等功能性成分,其中缩合单宁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双孢菇酪氨酸酶测活方法的改进及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的分光光度法(以多巴为底物,在475nm处比色)加以改进,使其灵敏度得以明显提高,同时确认了其反应的最佳条件和特征常数:即以L-酪氨酸为底物,于317nm处比色,pH6.5,在30℃下反应,测得酪氨酸酶Km=0.543mmol/L,Vmax=41.5U/min。利用此改进方法考察了苯甲酸、异Vc、EDTA、CA、H2O2、NaCl、环糊精及其组合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柠檬酸(CA)、苯甲酸、异Vc均为优良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抑制率均高于53%,另外,包含异Vc的各种二、三元组合效果普遍良好,抑制率均在75%以上,其中又以0.55%异Vc+1.6%CA+5%NaCl组合最佳,其抑制率高达86.8%。  相似文献   
8.
粮食进入浅圆仓后立即进行沉降运动,达到仓底后进行堆积运动,较高速度的粮食颗粒在堆积运动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从运动学角度分析了玉米颗粒在仓内的沉降运动,并使用MATLAB软件模拟了不同下落高度、初速度、粮堆组分及质量流量对颗粒沉降运动基本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粮初速度为0时,玉米颗粒历经3.45 s、沉降距离35.86 m达到最大速度即沉降速度14.51 m/s;当下落高度足够大时,玉米颗粒的下落速度增大到一定值后不再增加,开始匀速下落;玉米颗粒入仓时的初速度越大,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沉降速度,加速段的沉降距离越小;粮堆的不同组分沉降速度不同,在相同时间内各种组分的下落距离不同;随着质量流量和下落高度的增加,颗粒群沉降时的诱导气流量不断增大,颗粒群沉降运动时的沉降速度低于单颗粒的。研究结果可为浅圆仓入仓清理工艺、辅助装置的设计、优化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烘干设备在粮食加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关于粮食烘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工艺优化上,对于粮食烘干设备的研究较少,导致新型工艺技术难以应用,粮食烘干设备的进步受到制约。目前应用于粮食烘干的有热风、热泵、远红外、太阳能、真空、微波以及联合干燥设备,本文从工作原理、干燥效率、干后品质、能源消耗、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以上粮食干燥技术及其设备进行综述,介绍了节能环保、智能调控的新型干燥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大中型粮食烘干设备及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烘干设备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以期为粮食烘干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本文详细介绍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通过开展项目设计性实验,在"饮料生产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表明,基于项目教学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有益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改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