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设计介绍了松结构超柔软型仿羊绒面料的设计与开发,从原料、纱线、织物组织、后整理几方面进行了优化选择。阐述了羊毛通过松结构来达到仿羊绒面料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条染复精梳工程、纺部、织部、后整理工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从气流纺纱与环锭纺纱的优缺点出发,以16081毛/涤法兰绒产品为例,研究对比2种纺纱工艺的纱线结构、强度,布面厚度、手感、外观、色牢度、耐磨性及强度等性能,分析差异点,确定气流纺产品缺陷的原因,改进气流纺纱工艺参数,提出气流纺纱替代环锭纺纱的方法与措施,为粗毛纺企业从环锭纺纱转向气流纺纱的工艺提供指导和方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的结合一直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以蓝染技艺为例子,重点阐述了在活动、教学、方法等多维度上采取的系列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并就广度和深度提升进行了"融、准、新"三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为扩展废棉的回用价值,利用柠檬酸对废棉进行羧基化改性,并研究其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吸附时间、Cu~(2+)溶液初始浓度、p H值等参数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废弃棉对Cu~(2+)的吸附性能远远优于未改性废弃棉,并随吸附时间、Cu~(2+)溶液的初始浓度、p H值等参数的增加而增长,增长速度由大到小到不变。吸附平衡时间为300 min,初始质量浓度为1 400 mg/L,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116.4 mg/g,最佳吸附p H值为4~5。使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来分析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模型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改性废弃棉对Cu~(2+)吸附属于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模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吻合,属于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5.
千鸟格面料通过简单组织与配色模纹相结合的手法,使织物呈现千鸟齐飞的外观效果。为了增加千鸟格风格织物品种的多样性,选取平纹与多种不同斜纹组合设计组织作为基础组织,融合方格组织设计理念,通过基础组织与色纱排列的共同配合设计,形成千鸟格衍生织物,并进行面料试织。通过实践得出:在传统设计基础上,改变组织设计与色纱排列方式,可以获得效果新颖、形态万变的千鸟格图案织物,为传统织物的设计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绿色、高效的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本文以水为溶剂,制丝胶/聚环氧乙烷纺丝液,制备出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分析不同纤维直径、纺丝时间对纳米纤维过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S/PEO过滤膜的过滤效率随着纤维直径的变细而优化,当纤维直径在283nm时,过滤效率达到97.9%;同样随着静电纺丝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纺丝时间超过10h后,过滤膜的过滤性能的增幅趋于平缓,但吸气阻力却急剧加大..  相似文献   
7.
NURBS样条曲线纬编针织物线圈结构的建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纬编针织物结构主要参数及其变化关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NURBS样条曲线进行纬编针织物线圈单元模型的数学建模,通过实验验证了NURBS样条曲线线圈单元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使纬编针织物建模结果更为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8.
随生物质材料应用的不断推进,纤维素材料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球形纤维素材料在吸附分离、色谱分析等领域应用时,其球形度会对床层内阻力特性、液体流动状态产出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采用滴入相诱导法制备纤维素球,探究纤维素浓度、凝固浴条件、滴液高低、挤出速度等工艺参数球形度的影响,为纤维素球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纳米复合口罩的过滤性能,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丝胶蛋白、聚环氧乙烷为原料制备丝胶纳米复合口罩用料;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纳米复合口罩的过滤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纺丝时间是影响纳米复合口罩过滤效率与吸气阻力的最重要因素,平均纤维直径的影响次之,而无纺布层数和无纺布克重对其影响较小。当纳米复合口罩制备工艺参数为纺丝时间10h,平均纤维直径472nm,无纺布克重20g/m2,无纺布层数为2层时,口罩的过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一种羽绒散纤维制品保暖性测试装置,开发了测试方法工艺,研究了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现性.试验表明,该测试方法测试稳定性、准确度较好,很好地解决了羽绒制品保暖性测试的充绒不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