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及超临界干燥技术按多层陶瓷电容器磁粉添加剂配方比例制备Bi、Sr、Ce、Mn和Si的化合物纳米复合粉.以DTA、SEM、XRD等检测方法对纳米复合粉的表面形貌、粒度、晶相组成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50℃,pH值为-0.25,H2O/TEOS=9/1(V/V),并加入占TEOS体积5%的硅烷偶联剂KH570,可以制备得到复合物体系的稳定凝胶.以无水乙醇为超临界萃取剂,进行超临界干燥,煅烧温度约高于700℃,得到分散性较好的纳米复合粉体,粉体一次颗粒径约为40~60hm,粉体形貌近似球型.复合粉的主要晶相为Bi2SiO5、CeO2和sr2Mn205.  相似文献   
2.
以钨酸和丙烯腈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碳化钨(WC)前驱体,于H2和Ar混合气氛中高温还原碳化制备纳米WC。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等对试样进行表征,在酸性介质中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Pt/WC电化学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实验合成了较纯的纳米碳化钨,其颗粒形貌近似球形,粒径80 nm左右。Pt/WC的电化学表面积(ESA)较传统的Pt/C有较大提高,10%Pt/WC电流密度为51.2 mA·cm-2。  相似文献   
3.
采用腐蚀球磨法+二次氢还原工艺技术将转炉炉尘铁粉改性为附加值高的粉末冶金用铁粉。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光谱仪、碳硫直读程控分析仪、化学分析法等对改性前后铁粉的理化指标及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各种直径磨球配比、料球比、腐蚀介质、搅拌球磨时间及氢还原过程对改性铁粉形貌、纯度、松装密度的影响,得到改性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为:炉尘铁粉细化,表面粗糙,铁粉纯度可达到99.47%,松装密度可在3.6—2.3g/cm^3范围内调整。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LC/MS/MS测定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分析方法.将塑料包装材料粉碎后索氏提取,经LC/MS/MS分析在50μg/L~400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5),方法检测限小于35μg,/kg;在50μg/kg、200μ g/kg、400μg/kg三个样品加标水平,PAEs的回收率在91.42%~99.90%之间;方法精密度实验的相对准偏差在5%之内.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溶胶-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VO2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V2O5粉末为原料,采用熔融-溶胶及冷冻干燥法制备钒氧前驱体,经氢还原处理制备纳米VO2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对纳米VO2粉末的理化特性进行表征,考察了氢气流量、还原温度及还原时间等因素对纳米VO2粉末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还原温度为350℃,氢气流量为0.1L/min,氩气流量为0.33L/min,保温还原3.5h并冷却后,制备的VO2颗粒径在10—30nm。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中重金属溶出物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大范围地提高不锈钢中重金属溶出物的检测效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对不锈钢制品中重金属溶出物(Cr、Ni、Cd、Pb、As)进行比对分析。在选定实验条件下,对ICP-AES和AAS两种方法测得的重金属溶出物的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变异系数分别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证明,ICP-AES法检出限低、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更适用于高、中、低含量的多种元素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