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轻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主要研究了孜然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试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径0.3mm,提取时间1.04h,料液比1∶12(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孜然提取物的得率为4.51%。孜然提取物在浓度2~10mg/mL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OH清除率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浓度达10mg/mL时,孜然提取物对·OH清除率为75.6%。  相似文献   
2.
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传统基于健全相充电与故障相放电的暂态机理,尚未得到严格理论或实践验证,且仅能反映部分暂态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电感—电容(LC)谐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机理,即在建立基于线路分布参数小电流接地故障全网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各模网络及同模网络内不同检测点阻抗的依频变化(交替呈现容性与感性)特性,给出其间发生LC串联/并联谐振的条件与能量交换规律。研究发现,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由同模网络内单条出线、不同线路间的若干组LC并联/串联谐振以及线模和零模网络间LC串联谐振组成,其中频率最小且能量最大的模网络间串联谐振为主谐振,其产生的暂态电压电流含有明确的故障位置信息且易于利用。  相似文献   
3.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低生物利用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它们在保健食品开发中的应用。其中,胃肠道的消化降解及肠上皮的低渗透性是制约活性肽生物利用度的关键。构建安全、绿色、有效的策略对提升活性肽生物利用度意义重大,是活性肽领域亟需克服的共性关键问题。本文综述生物活性肽的胃肠道吸收障碍、跨膜转运机制及提升活性肽生物利用度的最新策略,旨在为活性肽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