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GB/T2412--2008方法测定聚丙烯T30S等规指数,制样时需要使用液氮,操作不当易致人冻伤;并且粉碎后的样品极易黏附在粉碎机的内壁上,易造成样品损失,很难得到代表性很好的试样。采用干冷技术制样,可以消除这些问题,且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两种制样方法得到的试样所测得的等规指数偏差均小于1%。利用t检验法比较两种制样方法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两种制样方法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色织布先染纱线再织布,无需再进行剧烈的煮漂、染色等染整加工,其色牢度优良、花型组织清晰、颜色品种丰富和产品附加值高,在纺织品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本文介绍了色织布目前的行业现状,说明了色织布染整工艺制定的原则,主要讨论了工厂经常加工的纯棉、纯棉弹力、棉/锦交织弹力、全涤、泡泡纱、牛仔布、涤/麻、竹浆纤维、亚麻/棉等色织布的染整加工工艺,针对不同组分的色织布的特点选择个性化染整生产工艺。经过生产实践优化后,选择出了最佳处理工艺,有助于色织布的生产和加工,并扩大了色织布产品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水平  薛桂萍 《印染》2014,(2):31-33
将一浴皂洗剂RCW应用于纯涤、纯棉织物染色后清洗处理,开发了T/C针织物染色一浴皂洗加工工艺。大生产实践表明,T/C针织物染色一浴皂洗加工工艺可充分去除涤棉织物上的浮色,在保证色牢度指标的同时,省去染涤后单独的还原清洗工序,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电、汽能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染色废水COD值,可替代传统涤棉还原清洗工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纳米银多巴胺固体微球的乳液的制备方法,以及这类乳液在全涤珊瑚绒针织面料的长效抗菌整理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共聚物Pluronic F-127作为还原剂和分散剂,负载纳米银离子,然后通过熔融喷涂,将负载纳米银离子的Pluronic F-127微球用石蜡保护起来,最后和多巴胺复配.配制成用于全涤珊瑚绒针织面料的抗菌整理乳液。实验结果表明,经这类纳米银多巴胺固体微球的乳液处理的全涤珊瑚绒针织面料具有优异的耐久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阐述高职高专染整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染色技术"教学过程任务化、教学环境真实化、教学内容情境化和教学模式企业化四大特色。介绍该课程"教、学、研"三位一体,"教授走出去,师傅引进来","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来驱动","岗、证、课、赛"四融合四个创新点,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6.
探索新的匀染剂性能检验方法,并用电脑测配色技术和数学计算方法把检测结果量化,结果表明:总不均度小于0.3,匀染剂性能很好;总不均度在0.3-0.6以内,匀染剂性能一般;总不均度大于0.6,匀染剂的性能很差,跟不添加匀染剂染色的效果一样。与常规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新方法能更快速、直观、有效地检验匀染剂的性能好坏。  相似文献   
7.
将一浴皂洗剂RCW应用于纯涤、纯棉织物染色后的清洗工艺中,并开发了T/C针织物染色一浴皂洗加工工艺。大生产实践表明,T/C针织物染色一浴皂洗加工工艺可充分去除涤棉织物上的浮色,在保证色牢度指标的同时,省去染涤后单独的还原清洗工序,简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电、汽能源消耗,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染色废水COD值,可取代传统涤棉还原清洗工艺。  相似文献   
8.
探索新的匀染剂性能检验方法,并用电脑测配色技术和数学计算方法把检测结果量化,结果表明:总不均度小于0.3,匀染剂性能很好;总不均度在0.3~0.6以内,匀染剂性能一般;总不均度大于0.6,匀染剂的性能很差,跟不添加匀染剂染色的效果一样。与常规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新方法能更快速、直观、有效地检验匀染剂的性能好坏。  相似文献   
9.
采用氧化改性聚乙烯蜡乳液与聚氨酯协同作用应用于羊毛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中。氧化改性聚乙烯蜡乳液具有润滑和降低摩擦因数的作用,且成膜均匀,覆盖性好,而且高密度氧化改性聚乙烯蜡的分子量相对较大、熔化点高,还有优良的耐磨损性和耐洗涤性。经其整理后的织物不仅具有优异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达4~5级),且手感软滑,顶破强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丝光牛仔布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桂萍  文水平  郭黎霞 《印染》2006,32(2):33-34
介绍了丝光牛仔的面料特点和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整个丝光牛仔布的加工工艺过程,即采用淀粉酶退浆,烧碱浓度240g/L,定形温度100℃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