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串串冰糖葫芦,扎结于麦秸草棒之上,小商小贩们肩扛手举,招摇过市,形如大红灯笼,玲珑剔透,令人馋涎欲滴,成为一道道大街小巷里时常游动着的美妙风景。"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酸……"一首《冰糖葫芦》,形象地描述了冰糖葫芦的特色,唱出了人们对糖葫芦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原地带,街头和庙会上常常有种声音吆喝得脆响悠扬:"冰糖葫芦,脆香酸甜的冰糖葫芦,小孩开胃,女人美容,男人健脾,巧生贵子,家中有后……冰糖葫芦,皇宫秘方,皇后灵丹,……快来买哟!"——日常出行,特别是我们在庙会集市,经常可以听到那些抑扬顿挫的"冰糖葫芦"的叫卖声,街市熙熙攘攘之中,声声入耳,带小孩子的人们更是蜂涌而至,趋之若骛,串串在手,喜不自禁,大姑娘小媳妇们全顾不得什么"吃相",连咬带啃,当街咂嚼,津津有味,忘乎所以。众所周知,冰糖葫芦,无非就是山果子沾糖稀后用竹签串起而成的一种普通小食品而已。那么,何以被冠以"皇宫秘方"、"皇后灵丹"等誉美之词呢?不错,冰糖葫芦就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饭局:最繁文缛节的饭局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从座位的排放到上菜的顺序,从谁先动第一筷到什么时候可离席,都有明确的规定,把"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的饭局上,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要给最尊贵的人坐,上菜时依照先凉后热、先简后繁的顺序。吃饭时,须等坐正中间位置的人动第一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们为粮食连增的势头欣喜,为城乡一体的蓝图振奋,为扶贫攻坚,为全面小康的目标奋斗.然而,从乡村传来的另一类信息却令人倍感困惑和震惊——"乡村焦虑"成为构建"美丽乡村"的羁绊与掣肘. 那么,有没有破解"乡村焦虑"、构建"美丽乡村"的良策呢?  相似文献   
4.
代表:冷面和打糕朝鲜族主要种植水稻,大米自然成为主食。煮饭的铁锅与众不同,锅底浅而平,锅盖盖得很严实,这样便不易漏气,焖出来的饭香喷可口。冷面和打糕是朝鲜族独具风味的食品,也是人们最喜爱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与皇室豪绅、富贾、官商相比,民间寿宴往往比较简朴,虽不算隆重,但也不失温馨,敬老情深,孝心可鉴。  相似文献   
6.
正【腊八节的"家教"说】在豫西南的内乡、镇平、西峡、淅川、邓州等地,烧制腊八粥的讲究是:要将这顿饭做得绰绰有余。一顿吃不完,留在下顿,剩饭兑新饭,新饭变剩饭,兑来兑去,一直吃到春节。民间有"腊八粥,五谷杂,一直吃到大年下""腊八饭,吃两年"的说法,以此期望家道兴旺,年年有余粮。在豫西南的内乡、镇平、西峡、淅川、邓州等地,腊八节由来与家教有关。传说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这  相似文献   
7.
正释惑:雅俗共赏、可以理解、不必苛求的菜品最后,仍需说明的是,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餐饮和烹饪文化更是灿烂多姿,菜品菜肴五花八门丰富异常,再加上餐饮业竞争激烈,经营者想通过新鲜的菜名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丰富地域文化内涵,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菜名,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不是为了欺骗宰客,食客也是能够  相似文献   
8.
剩菜情结如何处理?剩菜,需搭配新鲜蔬菜吃中国人向来重视年关大餐,平时克勤克俭,年节山珍海味,堆积如山,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剩菜多多,而中国人的传统又是视剩菜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那么,剩菜到底如何处置为好呢?大年三十,永远是鸡鸭鱼肉满桌,结果是,年三十才过,冰箱里就塞满了各种剩菜,然后从初一到初七,天天都在吃剩菜。不少家庭发愁,这菜到底该怎么剩?又该如何处理这些剩菜呢?烹饪专家谢耀华支招说,剩菜的原则是宁剩荤菜,不剩蔬菜  相似文献   
9.
正有人说21世纪是个幸福满满的时代,此言不虚。单就饮食来讲,现在作物种类丰富,除了常常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各种稀奇古怪的食品也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没有吃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这种丰富程度也常常延伸到古装影视剧中。电视剧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面,不管剧中人物身处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主角们都统统面对满桌满盘的各色菜肴,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类水果,可谓"中外兼有""兼收并蓄""古今通吃",看的观众口水直流,不禁感叹,古人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到云南参加过一次文学笔会,并且有幸在那期间饱尝了当地的鲜花盛宴,过了一把“秀色可餐”的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