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优化冷冻食品包装材料表面污染的病毒采样方法,并通过模拟冷冻食品包装材料表面被病毒污染的不同场景,对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表面污染的病毒回收率进行研究。方法 在不同场景下,将实验用模式病毒均匀涂抹到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表面,使用目前实验室及商品化试剂中可用的几种病毒采样缓冲液,应用不同的采样方式进行样品采集,检测采集到的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并计算回收率。结果 3种采样缓冲液中,Hank’s平衡盐溶液对病毒的回收率最高,其次为PBS缓冲液和MEM培养基。5种采样方法中,湿棉棒每涂抹待采物品表面一次后旋转棉签位置再进行下一次涂抹的采样方法获得的病毒回收率最高。利用优化后的采样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对病毒污染后的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表面进行病毒采样,结果显示,光滑塑料和金属材质表面的活病毒回收率分别为10.47%和3.55%,而从硬质塑料、厚纸板、牛皮纸及木板材料表面无法回收到活病毒。而对食品冷冻前后及不同场景的研究表明,光滑塑料表面在食品冷冻前后污染的病毒回收率分别为92.03%和4.83%,金属表面则分别为1.27%和4.94%;而硬质塑料表面仅在食品冷冻前被病毒污染的场景下可回收到活病毒,回收率为2.26%;厚纸板材料仅在食品冷冻后被病毒污染的场景下可回收到活病毒,回收率为1.27%。结论 从物体表面回收活病毒情况依物表基质不同而异,该方法适用于较光滑的“硬质包装材料表面”污染活病毒的采集。利用上述优化的采样方法可有效回收冷冻食品硬质包装材料表面污染的活病毒。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问题通常会引起国际关注,由于婴幼儿人群的特殊性使得婴幼儿食品需要特殊且严格的食品安全要求。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婴幼儿食品中肠杆菌科所属的沙门菌和克罗诺杆菌(阪崎肠杆菌)污染情况与疾病风险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对国内与国际婴幼儿食品产品及生产过程中微生物限量标准比对分析,为我国婴幼儿食品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2019年中国4个小麦主产省生产的小麦中12种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从河南、河北、安徽和山东4省采集2019年产小麦样品289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8种镰刀菌毒素和4种黄曲霉毒素共计12种真菌毒素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小麦样品中污染的主要真菌毒素,其污染率与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95.5% (276/289)和135.9 μg/kg;DON 的乙酰化衍生物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和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的污染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37.4% (108/289)、4.4 μg/kg和36.7% (106/289)、5.2 μg/kg;4种黄曲霉毒素和其他5种镰刀菌毒素污染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均较低。4省小麦中12种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差异不显著。289份小麦样品中,59.9%(173/289)的样品被2种或2种以上真菌毒素协同污染,其中DON及其衍生物15-Ac-DON和/或3-Ac-DON为常见协同污染毒素组合。结论 DON是我国小麦中污染的主要真菌毒素,且存在与其衍生物3-Ac-DON 和/或15-Ac-DON的协同污染,黄曲霉毒素及其他镰刀菌毒素污染水平较低。建议对我国小麦中以DON及其衍生物为主的镰刀菌毒素污染水平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