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轻工业   2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来位于布后街西口的荣乐园。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叉在骡马市街南口出现了.有荣乐园的原班人马。主厨为曾国华。他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的特级厨师,《川菜烹饪事典》记载说:“他精通川菜烹饪技术,家常风味菜式的制作均有其独到之处。其代表菜是瓤一品海参、清汤燕窝、干煸鱿鱼丝、红烧熊掌、锅烧酥方、凉粉鲫鱼等。”在那个时候,还能吃到他的凉粉鲫鱼,但燕菜、海味已不多见。  相似文献   
2.
车辐 《四川烹饪》2001,(11):7-8
去年第5期的《四川烹饪》首篇即载出了吴茂华的文章《粗茶淡饭布衣家》。文中吴女士叙述了她同她的先生流沙河游历北京等地,遍尝北方各大城市的名菜,可是他们“还是禁不住要想起家里的红苕稀饭下泡菜,以及豆瓣鱼、回锅肉、青菜……”她又写道:“物质营养与精神食粮都要又杂又多才好,二者本无矛盾,然而我家先生只重后者而忽视前者,他早餐食玉米羹拌芝麻酱,粗粮细吃有道理,中晚两餐又素简有余,面对桌上的荤腥基本上视而不见,下箸处多是蔬菜、红油拌泡菜之类。……独有一样荤菜,就是蒸牛肉,为我俩同好。”且看她如何做法﹖———…  相似文献   
3.
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在那蜿蜒山峦中,我眼前呈现出的是一道雄关,上留石刻“北门锁钥”四个大字,好大的气派!不知是“意识流”还是怎么的,一下子便让我想起我们四川绵阳市的特一级厨师史正良。1960年,史正良14岁的小小年纪便在他的家乡摔渲县潼江饭店拜名厨魏兴国学艺。这个沈厨师以山珍野味出席见长,他还善变冷碟为热菜入席。沈兴国操办筵席可谓别开生面,他以当地二十七道田间野菜布局,故很为食客称道,食客中甚至有远从当时渲川府(三台)等地来老绵州包席定菜的人。那年月,有此等“口福”者多为当地驻军“田冬瓜”的幕僚,如“长…  相似文献   
4.
<正> 宋朝人叶梦得写的《石林诗话》中谈道:“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其意未必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多惧祸,惟论于醉,可以疏远世故。”陈平、曹参那时的人(当然是知识分子),大都懂得这个办法,喝点“尼姑尿”,说点麻麻渣渣的话,好混日子。《汉书》记陈平于刘、项未判之际,“日饮醇酒,戏妇人,是岂真好酒者耶?曹参虽与此异,然方欲解秦烦苛,付之清净,以酒  相似文献   
5.
“这是大约七十年前由成都皇城坝回民特制的一种有名的小吃,正经名叫“盆盆自”,译名叫“两头望”,后世易称为“牛肺片”使是。对始见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成都街头的百姓小吃“肺片”,已故作家等利人先生在他的小说《大波》中是这样描述的:“用香卤水煮好,又用熟油辣汁和调料拌得红彤彤的.大历壳皮每片有半个巴掌大,筹得你明角灯片,半透明的胶质体也很像;吃在口里,又辣、又麻、又香、又有味,不用说了,而且咬得脆砰砰的,极为有趣。这是成都是城坝回民特制的一种有名的小吃,正经名叫‘盆盆肉’,译名叫‘两头望’,后世称为牛皮片…  相似文献   
6.
李华飞老先生离我们去了。他的去世,不仅是我什1文艺界、新闻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们烹任界的重大损失。因为从此以后,在《四川烹任》杂志上将再也看不到李华飞先生那才华横溢的文章了。李华飞先生诞生于1914年,可谓与二十世纪同步。他早年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在那里参加  相似文献   
7.
沈醉说吃     
  相似文献   
8.
1942年夏天,抗战中的成都电力严重不足,并且常常是晚上停电,而那时我与吴先忧老兄却经常在停电之夜去商业场二泉茶楼相会,有时也在商业场中段的正娱花园茶座会面。那段时间常去这两家茶馆参加聚会的还有一些新闻界人士,如谢趣生、巫怀毅、吴碧澄等人。要是遇到不停电的晚上,那就更热闹了,因为前来聚会的人会更多,我就是在这样的场合,几次见到巴金先生的。因为巴金同吴先忧是老朋友,所以我们认识了。我们常常是在闲谈之中,就从“商业场”这个中心热闹地带谈起了成都的饮食。巴金当时最喜欢吃的是商业场前楼的酥油发糕,这是那种加了生猪油和白糖蒸出来的米发糕,味香甜且油而不腻。巴金还爱吃华兴正街卖甜食的那家小店里的鲜花饼。这种鲜花饼是油炸的,酥皮千层,吃起来很是爽口。我记得那时商业场北口“味之虞”京果店有卖伦教糕的,由于是广东做法,所以让当时的成都人感到新奇。  相似文献   
9.
车辐 《四川烹饪》2005,(11):6-6
吃过几次张烤鸭,感觉它就是老成都的烧鸭子。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还年轻时,就开始吃成都街头腌卤摊卖的烧鸭子了。那时只要家里来客,就会去砍半边烧鸭子回来。不过,像现在这种做法的烧鸭子虽然那时就比较常见,但过了内江就见不到了。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认为“烹饪美学”一词欠妥。他说:“美学一词包含的是美的哲学,是比文学理论更高层次的学问。作为艺术之一个部门的烹饪,宣称“烹饪艺术”。 “烹饪艺术”不仅仅体现在作法技术上,它还要通过艺术的欣赏者(首先应该是厨师)去完成。譬如戏剧、绘画等艺术,它是在全部的实践过程中,最后通过观众、欣赏者去完成的。钱教授举出晋人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他说:“表达的意境,不也是烹饪艺术吗?这不是大大扩展了烹饪艺术的实践范围?”同样北京紫竹院内的东坡餐厅不是就高悬叶浅予、丁聪、沈峻、郁风四位名家的联句。“出堂堂乎峨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