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9篇
轻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一直是高分子物理研究的热点。首先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氧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O/PET)二元共混体系,而后对其熔体流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熔体非牛顿指数(n)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随着PEO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熔体黏流活化能(ΔEη)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但ΔEη的变化趋势有所降低;另外,ΔEη的大小还随着PE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即其共混体系温敏性随着抗静电剂含量的增大而下降;在PEO含量小于8%时,物性常数A值几乎相同,当含量大于8%时,A值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2.
对栀子果的水浸提液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栀子全果中的藏红花素和藏花酸的含量较高;浸提温度升高有利于绿原酸、栀子苷的溶出,但不利于栀子色素的提取;在pH=6~8范围内,pH值升高利于色素提取,绿原酸和栀子苷的溶出量不受pH值影响,为纺织印染行业应用天然栀子色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含水率13.7%的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溶解木浆纤维素形成溶液,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木浆纤维素的溶解过程进行表征,并采用黏度计研究了木浆纤维素/NMMO·H2O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木浆纤维素在NMMO中先溶胀后溶解,且可完全溶解;木浆纤维素/NMMO·H2O溶液的流动呈现切力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特征;木浆纤维素质量分数为6%时,溶液的非牛顿流动特征明显,溶液的表观黏度(ηa)随木浆纤维素浓度的增加明显增加,随剪切速率(γ)及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当γ高于一定值即logγ大于1.3时,溶液的ηa不受温度的影响,只随γ的上升而下降,且剪切应力不随γ变化而变化,为恒定值。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二醇(PEG)为抗静电剂,在不同共混比例下与聚丙烯(PP)熔融挤出,用流变仪分析了PP/PEG二元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并深入研究了剪切速率、温度、PEG含量等因素对共混体系熔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PEG共混体系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PEG含量的增加,非牛顿指数n先增大后减小;黏流活化能随PE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构黏度指数Δη则随PEG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且在PEG含量为6%时达到极小值,此时共混体系的可纺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纤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丝、弹性变差、耐温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改善聚氨酯纤维的力学性能,将聚氨酯纤维于一定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仪(2D-WAXD)、红外光谱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分析了聚氨酯纤维退火前后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退火使氨纶分子链氢键化程度变大,促进硬段分子链段的重排结晶,提高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温退火有利于氨纶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的提高,氨纶的弹性回复性能变好。  相似文献   
6.
苯乙烯悬浮聚合粒度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影响苯乙烯悬浮聚合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在1mol/L~3mol/L范围内增大,可以增加聚合物颗粒粒径;选择合理的搅拌速度、升温过程、分散剂用量是控制聚苯乙烯珠体粒径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α-半水硫酸钙晶须(α-CSH)为增强材料,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α-CSH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并研究了α-CSH的添加对PP/α-CSH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α-CSH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影响不大,α-CSH和PP均保持了其原有的结晶性能;随着α-CSH用量的增加,PP/α-CSH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明显改善,但当α-CSH用量超过0.5份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则出现下降的趋势;另外,随着α-CSH用量的增加,PP/α-CSH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功均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CL-b-PEG)为研究对象,用旋涂法制备了PCL-b-PEG薄膜,并采用DSC、XRD和PLM对不同分子量薄膜样品的结晶行为以及形貌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晶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而主要熔融温度逐渐升高;分子量越小,样品的结晶行为与熔融行为越复杂,样品的球晶形貌越不规则;在嵌段共聚物中PEG段可体现自身的结晶行为,但是PCL-b-PEG的总体结晶行为以分子量占比大的PCL为主。  相似文献   
9.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研究了PP-g-MAH对PP/玻纤增强聚酰胺6(PA6)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玻纤增强PA6共混体系为典型的切力变型流体,共混体系的表观黏度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随增容剂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表观黏度提高,非牛顿指数n先增大后减小,黏流活化能ΔEη和结构黏度指数Δη先减小后增大;增容剂用量为5%时,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出现极大值,黏流活化能和结构黏度指数出现极小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以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为原料合成了高长径比钛酸钡纳米线((BaTiO3 nanowires(BTN));为了改善BTN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并保持BTN完整的化学结构,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改性剂,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其包裹在BTN表面形成P-BTN纳米线;随后将P-BTN作为高介电常数填料加入到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基体中制备出耐高温的PMIA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P-BTN含量对PMIA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击穿强度的影响以及高温下P-BTN/PMIA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BTN经过PVP表面改性后,在P-BTN含量较高时依然可以均匀地分散在PMIA基体中,且与PMIA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P-BTN含量的增加,PMIA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提升明显;100 Hz时,含有15%(质量分数)P-BTN的PMIA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提升至18.5,相较于纯PMIA增加了7.4倍,同时介电损耗依然较低;在高温环境中(150~250℃),P-BTN/PMIA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稳定,没有出现明显波动,满足高温环境对材料介电性能的使用要求;此外,低含量P-BTN还可以改善PMIA介电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适用于更高电场强度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