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建立了水产品中9种三嗪类除草剂的凝胶色谱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PC-SPE-GC-MS/MS)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渗透过滤,石墨化碳串联氨基柱净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扑灭津、阿特拉津、特丁津、西玛津、扑草净在1.0~5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均为1.0 μg/kg,在1.0~10.0 μg/kg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86.3%~119%,相对标准偏差为5.11%~10.1%;环草津、莠灭净、特丁净、西草净在2.0~10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均为2.0 μg/kg,在2.0~20.0 μg/kg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87.6%~112%,相对标准偏差为5.27%~9.56%。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水产品中9种三嗪类除草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分析乙酰甲喹在海参体壁中可能的代谢产物。采用沉淀法和固相萃取法(SPE)对不同种类的代谢物进行净化和浓缩。以含0.1%甲酸的乙腈和含0.1%甲酸的水为流动相,选取AcquityTMUPLC® BEH C18(2.1 mm×50 mm×1.7 μm)色谱柱对代谢物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全扫描模式进行检测。通过将样品的一级和二级子离子与标准品比对,确定乙酰甲喹在海参体壁的代谢物中含有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同时检测出3种未知代谢物D2、D3、D4,并推测了代谢物可能的裂解途径。  相似文献   
3.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析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3种三嗪类除草剂的残留水平,并采用食品安全状态指数和危害残留物的风险系数评估了其潜在风险。在采集的57个样品中,阿特拉津、扑草净和莠灭净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余10种除草剂均未检出,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扑草净(77.2%),其次为阿特拉津(15.8%)和莠灭净(8.77%);最高检出浓度分别为阿特拉津(0.84μg/kg)、扑草净(54.4μg/kg)和莠灭净(0.69μg/kg)。依照所建立的方法对采集的刺参样品中三嗪类除草剂的残留量采用安全指数法进行评估,表明在所采样月份中,13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对刺参安全没有影响。在所采样的6个城市中,其安全指数均小于1,说明刺参安全状态很好,除草剂对刺参安全没有影响。阿特拉津、扑草净和莠灭净的风险系数依次为0.2、0.38和0.2,均小于1.5,表明上述3种物质均为低度风险。从风险系数来看,本研究进一步确定所采样的6城市的刺参在除草剂残留方面是低风险的,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喹烯酮在刺参中代谢及食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喹烯酮在刺参体内的代谢规律进行研究、对其代谢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对刺参食用安全性影响进行科学评价。方法采用单因素多水平梯度设计,以单次投喂方式进行实验;分别以含喹烯酮20、50、80 mg/kg的饲料投喂刺参幼参,6 h后换水并清理残饵,实验共持续144 h,在设定时间点采集刺参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喹烯酮及MQCA含量。用DAS 2.0及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用药期间3个浓度组刺参幼参体内喹烯酮含量均为持续升高,在第6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38、592、902μg/kg,6 h后刺参体内喹烯酮含量逐渐降低,第48 h降至检出限以下。3个浓度组MQCA分别在给药后6、6、3 h产生,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且与饲料中添加喹烯酮浓度正相关。结论喹烯酮在刺参体内吸收、消除均较快;证实MQCA为喹烯酮的代谢产物;刺参保苗期间添加喹烯酮,对成参食用安全性没有影响,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水产品中溴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样品中的溴酚类化合物经酸化后,用正己烷-乙醚混合溶液提取,凝胶色谱净化,乙酸酐衍生后,用正己烷提取衍生产物,在选择离子模式下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溴酚类化合物在DB-17ms色谱柱上得到良好的分离,色谱峰出峰尖锐,没有杂峰干扰。乙酸酐衍生后极大地提高了溴酚类化合物在检测器上的响应,灵敏度也较衍生前提高近百倍。本方法检出限为0.3~0.5 μg/kg, 在添加浓度为0.3~5.0 μg/kg范围内,回收率为70.2%~102%,相对标准偏差为5.2%~10.3%。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水产品进行分析,发现溴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在0.56~4.44 μg/kg之间,其中2,4,6 三溴苯酚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对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的代谢及代谢物对成品刺参食用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评价。将刺参幼参分别暴露于2、4、6 mg/L的乙酰甲喹药浴液,浸泡24 h,消除96 h,采集不同时间点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乙酰甲喹及代谢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3-methyl-quinoxaline-2-carboxylic acid,MQCA)含量。结果表明:刺参幼参对水体中的乙酰甲喹吸收迅速,分别在2.5、1.5、1.5 h达到峰值,分别为0.89、1.73、2.56 mg/kg;各药浴组刺参幼参对乙酰甲喹富集系数分别为0.45、0.43和0.43;其药时曲线下面积值与药浴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2=1);乙酰甲喹在刺参幼参中消除迅速,消除0.5 h后,约85%的药物从体内排出或代谢,72 h后无检出。代谢物MQCA最早于药浴15 min产生(6 mg/L组),且含量不断增长,24 h达到最大值29.2 μg/kg;MQCA在刺参幼参中消除缓慢,将在刺参体内长时间存在。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法对成品刺参中MQCA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指数值为1.23×10-4,即MQCA对成参食用安全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海米中10 种合成色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海米中新红、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偶氮玉红、苋菜红、诱惑红、亮蓝、赤藓红、罗丹明B 10 种合成色素的方法。海米中的合成色素用氨化乙醇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ODS-3 C18柱为分离柱,甲醇和0.02 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360 nm波长处检测,外标法定量。10 种合成色素在0.2~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10 种合成色素的检出限为0.4~1.0 mg/kg。3 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4.3%~9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3%。该方法能同时完成10 种合成色素的测定,可用于海米中合成色素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氟乐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水产品中氟乐灵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水产品均质后,用丙酮提取,经正己烷液液萃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5~100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限为1.0ng/g。分别在鳗鲡、三疣梭子蟹、文蛤、中国对虾和鲫鱼5种水产品中添加1~10ng/g氟乐灵,回收率在74.8%~99.7%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可以满足水产品中氟乐灵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