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勘探中新增储量接替难的情况,近年来除了在深层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等方向逐渐加大勘探力度之外,也从传统的"垒块"找藏模式中逐渐转向了"堑块"找藏研究。通过分析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已知油藏与圈闭有效性、油气来源等关系,系统总结了"堑块"成藏机理、成藏模式和成藏评价方法,尤其是在生产中利用该套模式进行油藏勘探开发,实现了增储和建产双重目的,同时对渤海湾其他地区类似复式油藏勘探开发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复式油藏精细滚动勘探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复式油藏勘探开发程度高、合油层系多、圈闭类型复杂、断块破碎、油气分布多交的特点,引入油藏"族"的概念;通过分析巴知油藏与盖层和油气来源等关系,总结出5种油藏族组合模式;生产中,利用该套模式进行复武油藏滚动开发,实现了增储和建产双重目的,该组合模式对渤海湾其它地区类似复式油藏滚动开发具有较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一段广泛发育膏岩层,在传统认识中膏岩层只能作为油气藏的盖层,但在勘探开发实践中膏岩层在部分钻井中却见到良好油气显示且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证实膏岩层具有一定的产油气能力。通过研究发现,膏岩具有"生、储、盖"三位一体的特征,改变了对膏岩的传统固有认识;通过对其生烃特征、油气运移和富集规律的系统性研究,总结出古生新储和自生自储两种成藏类型。针对该类非常规油气藏勘探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对该区膏岩特殊类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盘点经营结果,公司在净资产收益率、人均创利能力等指标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2010年是对所有的印刷经理人极具挑战的一年,这种挑战不仅仅来自于原辅材料价格上涨,招工难、用工荒等原因造成的利润空间下降、管理难度加大,更多地  相似文献   
5.
绿色家具产品设计概念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绿色家具产品设计的新概念;分析了绿色家具产品设计的内函、特点及国内外当前绿色家具产品设计的实际水平,及对绿色材料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的设计概念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绿色材料设计及人性化设计在绿色家具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重点提出我国绿色家具产品设计应优先发展绿色材料设计技术、人性化设计技术、清洁化涂料和胶料设计技术及清洁化环境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6.
复合金银卡纸是指卡纸和金箔、铝箔纸等非吸收性材料复合后的一种承印物,广泛应用于烟酒、日化包装领域.相于对普通白卡纸,复合金银卡纸为非吸收材料,油墨无法渗透,只能是结膜干燥,油墨印上去以后难以干燥,用一般的快干亮光油墨非常容易产生粘脏.故复合金银卡纸印刷一般采用光交联固化的UV印刷方式.而本文探讨如何在不具备UV印刷机的条件下,使用普通胶印机以传统胶印工艺,利用油墨氧化结膜干燥方式印刷复合金银卡纸.  相似文献   
7.
羊二庄油田目前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原有储集层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油藏精细化开发和剩余油挖潜的需求。为此,通过对羊二庄油田曲流河、辫状河储集层构型特征、注水渗流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提出不同级别河流储集层构型特征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模式。七级构型控制的河道叠置、河道边缘砂体尖灭都会形成局部的剩余油富集;八级构型单元内的砂体韵律特征、废弃河道遮挡注水等也会控制剩余油的分布;九级构型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主要是点坝内部侧积界面和心滩内部落淤层的影响,形成三级构型控制下剩余油分布模式。不同类型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剩余油挖潜。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北大港潜山中浅层碎屑岩储层已成了重要的油气资源潜力层段,需进一步探究碎屑岩储层的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利用研究区中生界的岩心、岩屑、薄片、X-射线衍射、压汞及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目的层段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主要的成岩作用及储集空间特征,对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以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发育少量的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储层成因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作用;储层压实率为21.49%~56.63%,平均为34.35%,属于中等压实-强压实阶段;储层以次生的溶蚀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及裂缝发育占比较少;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点,但部分井区存在高孔、高渗层段。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富砂段优势相(带)不明显,分选系数对储层孔隙大小的影响大于岩石粒度的影响;差异压实形成的异常高压是优质储层形成重要因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研究层段碎屑岩储层发育的关键;构造作用造成研究区中生界地层的快速埋深和形成的斜坡为各类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了条件和场所。  相似文献   
9.
行业的发展途径是具有一定共性的,其他地区的发展给我们的思考提供了实践的支持。一篇好文章,一本好杂志,就如同是良师益友,给我们一些启迪,一些帮助。它或者是提出一种观点哪怕是与潮流逆向的观点,或者是摆出一些案例哪怕是失败的案例,亦或者是提供一个平台哪怕是局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以红岗油田H 113井区萨尔图含油层系为例,结合岩心、测井和油田开发动态监测等资料,在储集层构型理论和模式指导下,采用"层次约束、模式拟合、多维互动"的研究思路,对研究区单一河口坝、河口坝内部前积体进行识别划分,形成一套针对河口坝地下储集层构型精细解剖方法。在三角洲沉积模式指导下,总结了单一河口坝的识别标志及分布模式,实现了对单一河口坝的划分。分析认为研究区的单一河口坝宽度介于1300~2 000 m之间,长度介于2800~4200m之间;在单一河口坝识别的基础上,对河口坝进行内部解剖,确定了单一河口坝内部的前积体和前积层,前积层倾角为0.3°左右,建立了河口坝储集层构型模型;该研究结论可在指导剩余油挖潜方面提供依据,对促进储集层构型理论的发展和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