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三餐就餐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中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数据,分析三餐就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每日三餐的比例为77.5%,每日早餐为86.5%,每日午餐为88.1%,每日晚餐为92.4%。60岁及以上老年人早餐、午餐及晚餐最主要食物均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分别为82.1%、81.8%、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越高、腰围不适宜者、每日身体活动时间≥30 min/d及不饮酒的老年人每日三餐的比例高(均P<0.05);年龄越高早餐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高(P<0.05);家庭月收入越高、高密度脂蛋白不正常者及不饮酒的老年人午餐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高(均P<0.05);不饮酒的老年人晚餐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高(P<0.05)。结论: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日三餐的比例和三餐食物来自家庭制作的比例均较低,急需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让更多的老年人每日三餐都有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北京市3岁及以上居民肉类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食品营养和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全民健康。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0年开展的人群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项目中的肉类消费数据,共纳入北京市3岁及以上居民2 39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肉类消费数据,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各种肉类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3岁及以上居民肉类消费率为91.9%。其中,猪肉消费率为77.4%,牛肉消费率为50.6%,羊肉消费率为21.5%,禽肉消费率为23.0%。居民肉类消费模式受到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的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猪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是民族,牛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民族、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羊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和家庭月收入,禽肉消费的独立风险因素是家庭月收入。结论 北京市居民肉类消费率较高,肉类品种日益丰富,膳食结构逐渐完善,但猪肉仍是居民主要肉类消费产品,应给予居民科学营养指导,有效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2010—2012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10—2012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物中毒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2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收集到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85起,发病1 268人,死亡1人。食物中毒发病高峰集中在7~9月,报告事件数量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41.18%(35/85),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微生物;报告发病人数最多的是植物性食物中毒,占42.19%(535/1 268),主要为扁豆中毒。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为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分别占40.00%(34/85)和30.59%(26/85)。结论 北京市食物中毒防控策略应以降低副溶血性弧菌等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和扁豆中毒为主,防控重点场所为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降低食物中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北京地区居民丙烯酰胺的膳食摄入量,应用24h回顾询问法,估计北京地区居民丙烯酰胺摄入量。采用GC-MS方法检测在北京市场上购买的24类(162份)食物,并应用检测结果计算2460份食谱(820人×3d)的丙烯酰胺含量。北京地区居民的丙烯酰胺的每天每人平均摄入量为:男性18.6μg,女性16.6μg;97.5分位数为:男性59.0μg,女性50.4μg。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量均值:男性0.282μgkgBWd-1,女性0.284μgkgBWd-1;97.5分位数:男性0.898μgkgBWd-1,女性1.007μgkgBWd-1。各餐丙烯酰胺摄入比例为:早餐20.48%,午餐38.99%,晚餐39.42%,零食1.17%。检测结果表明午餐和晚餐食品是北京地区居民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改变北京地区居民的正餐的烹调方式和控制北京传统早餐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是减低北京地区居民丙烯酰胺暴露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严格按照保健食品卫生学德定性实验的要求,将不同剂型的样品保存于人工气候箱中,并考察其所含维生素C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腆童法,并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测定.测定样品在保温1,2,3个月时的维生素C含量,计算衰减率并绘制衰减曲线.结果 样品中维生素C衰减率为-7.29%~94.26 %(衰减率在±10%以内可认为是实验误差).结论 绝大多数保健食品与营养素补充剂在37℃、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储存3个月后,所含的维生素C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特别是添加了微量元素补充剂的保健食品,铁离子和钙离子可明显降低其维生素C的含童,而锌离子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比较而言,在各种剂型的保健食品与营养素补充剂中,样品成分及包装是影响维生素C稳定性的主要因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020年北京市3岁以上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情况的调查,了解北京市居民不同种类植物油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食用植物油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0年开展的北京市居民含反式脂肪酸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项目中的植物油消费数据,纳入2 289名北京3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结合家庭称重法、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并通过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方法分析调查对象各种植物油消费情况。结果 北京居民植物油平均消费量为32.7 g/d,43.3%(991/2 289)的北京居民仅植物油消费量就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食用油摄入量(25~30 g/d),其中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的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4.8、1.7、1.8 g/d。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居民对各种植物油的消费量影响不显著。北京市居民中花生油消费率最高,为68.9%(1 576/2 289),其次为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分别为6.1%(140/2 289)和5.7%(130/2 289)。结论 北京市居民植物油平均消费量高于膳食推荐量,植物油消费品种集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居民科学食用植物油,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