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4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陆晓民  封跃 《农药》2000,39(9):40
近年来 ,由于作为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害虫菜粉蝶 (其幼虫称为菜青虫 )对有机磷及菊酯类等常用农药的抗性逐年增加 ,致使单剂农药的防治效果不断下降 ,由此而遭受到的损失也就越来越大。为克服、延缓菜粉蝶抗药性的进一步发展和切实搞好该虫的防治工作 ,笔者特于 1 998年选用 5%吡·氯乳油 (多虫净 )进行田间防治菜粉蝶药效试验 ,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5%吡·氯乳油 (有效成分 :吡虫啉 氯氰菊酯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 )1 0 %氯氰菊酯乳油50 %辛硫磷乳油1 2 供试作物花椰菜1 3 防治对象菜…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蓝孔地花菌子实体多糖,并通过DE-52和Sephadex G-100柱色谱进行纯化,得纯化多糖(ACP1)。以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ACP1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ACP1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活性大小与浓度呈正效应,ACP1的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的IC50分别为0.09、0.27、0.64、0.42、0.62mg/m L。说明蓝孔地花菌多糖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药品行业。  相似文献   
3.
酪蛋白组分分离技术及消化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牦牛乳干酪素为原料,分离得到纯度为74.2%的α-酪蛋白组分和纯度为75.0%的B.酪蛋白组分,其得率分别为69.5%和26.5%。通过酸凝性实验观察到在37℃,pH4.0条件下,α-酪蛋白组分形成了颗粒较大的凝块,而β-酪蛋白组分形成的是松软的絮凝物。体外消化实验结果亦显示β-酪蛋白组分的消化性要明显好于α-酪蛋白组分和牛乳酸沉酪蛋白。因而分离得到的β-酪蛋白组分可作为生产利于婴儿消化的新式配方乳粉的基料。  相似文献   
4.
外源NO对菜豆荚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硝普钠(SNP)为NO供体,研究不同浓度的SNP对菜豆荚的感官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mol/LSNP可以显著降低菜豆荚呼吸速率,抑制菜豆荚失水率及质膜相对透性增加,降低菜豆荚的腐烂指数,并使菜豆荚保持较高的VC、叶绿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说明用适宜浓度的SNP处理可显著提高菜豆荚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铵离子、水中的氨氮,以下简称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在国内也被定为标准操作法之一。笔者查阅中外资料,在纳氏试剂配制中汞盐总要过量,高达4倍。尽管近年来在用量上经摸索已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6.
李正鹏  尚耘  向丽  陆晓民 《食品工业科技》2014,(24):104-106,112
以总还原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螯合亚铁离子能力为指标,对蓝孔地花菌和绵地花菌子实体水提取物(W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2种地花菌WE具有较强抗氧化的活性,当蓝孔地花菌和绵地花菌WE浓度为2.5mg/m L时,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亚硝酸盐的能力及螯合亚铁离子的能力,分别达到94.92%和89.73%,76.72%和75.92%,81.64%和72.51%,92.06%和80.82%,78.28%和73.09%。2种地花菌相比,蓝孔地花菌WE的体外抗氧化力更强,抗氧化活性与其浓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