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文章旨在探究猕猴桃果粉的生物活性,为猕猴桃深加工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和方向,加速其产业化发展。利用体外胃肠消化和体外酵解试验,对比不同处理组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OTU聚类分析、对门水平和属水平上菌群的相对丰度以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对猕猴桃果粉的生物活性和消化酵解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果粉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经过体外胃肠消化吸收后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经体外酵解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表明其消化吸收主要发生在体外酵解阶段;总酚的含量在胃肠消化阶段有所增加,在体外酵解阶段无明显变化;猕猴桃果粉能够促进和调节短链脂肪酸的产生,经体外发酵48 h后,猕猴桃果粉组中乙酸含量可达(1.976±0.112)mg/m L发酵液,丙酸含量可达(1.964±0.092)mg/m L发酵液,丁酸含量可达(0.346±0.012)mg/m L发酵液,显著高于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猕猴桃果粉组的放线菌门及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上升,分别为34.46%、33.71%;猕猴桃果粉组微生物菌落丰度降低,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化并不显著,与空白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曲拉预脱水工艺条件,本研究在预脱水压力、凝块含水量、预脱水时间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曲拉色度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曲拉预脱水工艺模型。结果表明:三因素对曲拉色度综合得分影响的顺序为预脱水压力>预脱水时间>凝块含水量;预脱水压力与预脱水时间、凝块含水量与预脱水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p<0.01);曲拉预脱水最佳工艺条件为预脱水压力300 N、凝块含水量29%、预脱水时间3 h。在此条件下,产品色度综合得分达0.930,与理论预测值0.944相对误差为1.48%。证明该参数可用于曲拉预脱水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苹果渣为原料,利用碱性过氧化氢(Alkaline hydrogen peroxide, AHP)预处理后的苹果渣酶解制备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 XOS)。研究不同质量分数H2O2对苹果渣组成成分成及空间结构的影响,选取AHP处理后的苹果渣酶解制备XOS,以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 H值和酶添加量为变量因子,XOS得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经3%的AHP预处理后苹果渣半纤维素含量由12.3%上升到16%,木质素的去除率达46.6%;此外,酶解苹果渣制备XOS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5℃、酶解p H6.0、酶添加量7000 u/g、酶解时间18 h,在此酶解条件下,酶解液中XOS得率最高为27.08%。试验所得的酶解处理苹果渣制备低聚木糖工艺条件具有实用价值,可为提高苹果渣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曲拉品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牧区牦牛曲拉品质的一致性,对我国曲拉主产区的曲拉样品进行综合评价。采集8个地区95份牦牛曲拉样品,对其营养成分、抗氧化指标、色度值及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进行测定与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筛选曲拉品质评价指标,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对曲拉样品进行分类,运用方差分析对曲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相关性分析得到大多数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筛选出2个主成分因子,PC1(72.846%)为外观色泽因子,PC2(13.763%)为营养品质因子,L*值、a*值、b*值以及5-HMF含量在PC1上的载荷因子均在0.9以上,说明外观色泽是评价曲拉品质的主要指标;聚类分析可将95份曲拉样品分为4类,且此分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该4类曲拉样品品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总体14.74%左右的曲拉样品品质不佳,69.47%左右的曲拉样品品质良好,15.79%左右的曲拉样品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5.
西凤酒中微量成分种类丰富,但关于其微量成分的作用及量效关系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基于细胞和动物实验探讨了西凤酒(以红西凤为代表)中微量成分对LO2细胞和健康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情况。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越高,细胞增殖抑制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泄漏量越大,相同乙醇浓度下,红西凤和食用酒精(对照组)干预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红西凤和食用酒精干预均导致小鼠体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含量降低,肝重体重比、AST、ALT、T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s,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含量升高,肝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脂肪变性,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门水平上,厚壁菌门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