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国内CS油田注CO2混相驱典型实例为基础,在油藏地层流体注CO2驱膨胀实验和细管最小混相压力实验拟合基础上,建立一维组分注气驱细管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模拟研究CO2注入过程中油气两相组成、油气两相黏度、密度和界面张力等动态特性参数沿注气井到生产井距离的变化规律.以及注气量和注气压力对动态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CO2在原油中的溶解能力强,工程混相条件下,摩尔含量达到0.7.注入CO2抽提原油中的中间烃,甚至C19+以上的重烃,与地层油在前缘达到混相.CO2注入量增加,混相带增长,CO2波及区域增加,有利于驱油效率增加.随着注入压力的提高,从非混相到混相,CO2在地层油中的溶解量增加,界面张力降低,油的黏度降低.达到混相后,继续增加压力对驱油影响变小.  相似文献   
2.
CO2在地层水中溶解对驱油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汤勇  杜志敏  孙雷  刘伟  陈祖华 《石油学报》2011,32(2):311-314
利用CO2-烃-地层水相平衡热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规律。建立了考虑CO2在地层水中溶解的一维长岩心数值模拟模型,模拟计算了注CO2驱替过程中原油采出程度、气油比、油气水饱和度剖面、CO2在地层油和地层水中摩尔分数剖面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量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达到100℃以上或压力达到20 MPa以上时,压力和温度对CO2在水中溶解量影响变小。注气初期,考虑CO2溶解时采出程度比不考虑溶解时低,注气突破时间更迟,油墙向生产井端推进速度更慢。含水饱和度越高,影响程度越大。当含水饱和度为0.67、注入1.0倍烃孔隙体积CO2时,考虑CO2溶解采出程度比不考虑CO2溶解低约6%。CO2在地层水中溶解可导致CO2的损失,使得CO2驱油见效时间滞后。  相似文献   
3.
早冠丝瓜406是以S4为母本、X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极早熟,植株主蔓分枝性强,生长性强盛;雌花节位低,首朵雌花着生于主蔓第5节~7节,采收期为播种后58 d^60 d开始;嫩瓜呈长棒形,果端较圆,果皮深绿色,单果重0.5 kg^0.9 kg,果实纵径42 cm^50 cm,横径3.7 cm^4.2 cm,前期产量为16772.0 kg/hm^2,总产量可达47447.5 kg/hm^2.适合长江流域、云贵高原及湖南地区早春设施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讨CS油田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CO2驱油矿场试验过程中的动态跟踪及调整方法,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采用"方案-实施-跟踪-调整方案-再实施-再跟踪-再调整"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现场方案的实施,对注气后井口注入压力、吸气剖面、原油组分和米采油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模的不断模拟跟踪,适时调整注入参数。现场实际注入CO2段塞尺寸逐渐加大,累计注CO2(液态)从初期的12×104t增加到15×104t,再追加到目前的18×104t,在保持较好的增油效果和有效地控制大面积气窜的情况下,探讨低渗油藏CO2注入量和压力对混相带的影响,评价CO2混相驱的开发效果。通过上述方法使方案优化的注入参数更趋科学合理,更有效地指导矿场应用。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的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都表明,不同井距条件下注聚合物都会有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而且有随井距减小而效果变好的趋势.通过对聚合物溶液地下渗流速度、油层中聚合物浓度及粘度分布、低水解度聚合物水解增粘规律、低水解度聚合物水解增粘规律、热降解规律以及油水井间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建立了不同井距的有效驱油区间长度关系,提出了合理井距的确定方法和提高聚合物驱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存在用量高,抗温抗盐性差,调整剖面能力弱,易串流等局限性,提出了使用交联聚合物驱技术.并在下二门油田H2Ⅲ油组Ⅱ2断块实施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矿场先导性试验.对比交联聚合物驱与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认为交联聚合物体系在地层中的注入性良好,压力上升幅度比聚合物驱大且调整剖面的能力比聚合物驱强,产液能力弱,动液面下降幅度大,转后续水驱后,含水仍处在较低水平,产量降幅小,有效地延缓了后续水驱突破.对于指导其他油田的弱凝胶调驱技术的矿场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M apIn fo P rofessional软件是功能强大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在油田开发生产中主要用于电子地图的集成、编辑、管理,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数据的计算、查询,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图形和数据的输出等。在实际运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双河油田周期注水矿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期注水是水驱开发油田改善开发效果的一种水动力学方法。结合双河油田Ⅳ4层系地质特征分析了周期注水试验效果及开发特点。5口注水井进行矿场实验:单元日产油最高增加21t,综合含水最低下降2个百分点。周期注水井对应受效油井的年产油量比常规水驱增加 6027t,年含水上升率比试验前下降 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培育产量高、肉质口感佳的红茄新品种,给种植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茄子品种选择,满足湖南市场对优异品质红茄的需求。【方法】以贵州红茄为对照,分析了衡阳紫红茄的生长特性、果实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结果】衡阳紫红茄品种中熟,植株生长势较强,耐热,抗病,采收期长;分枝性一般,主茎第7至8节着生门茄;果实长棒形,深紫红色,肉色乳白,肉质致密,口感细嫩,品质佳;平均单果质量0.3 kg左右,果长20.4 cm,横径5.5 cm,产量可达77 595.3 kg/hm2;高抗青枯病、黄萎病和炭疽病。【结论】衡阳紫红茄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及品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湖南全省及气候相近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渝东南构造复杂区常压页岩气压力系数低、吸附气占比高、地应力复杂及压裂形成复杂缝网难度大等地质特点,在60余口页岩气水平井钻探成果和生产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常压页岩气生产规律,划分了生产阶段,明确了产能主控因素,提出了开发技术政策.结果表明:常压页岩气生产具有初期以排液为主,产气量较低,随着返排率增大,产气量不断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