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1.
通过对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最佳工艺条件等关键因素的研究及优化,最终确定在pH为8,温度为50℃,料液比为1∶4的酶解条件下,选用复合酶制剂(其中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含量为5∶3∶2)添加量为233U/g,酶解时间为3.6h时效果最佳,得油率为62.3%。用HS-SPME-GC/MS技术对提取后的籽油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共鉴定出63种化合物为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香气组分,主要包括烯、醛、醇、杂环类等化合物,其中醛类化合物15种,约占主要组分的30.07%,另外杂环类化合物21种,约占主要挥发性组分的22.03%,以上两类化合物是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香气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2.
黄河水自流微灌根域限制栽培是最新研发成功的节水、增效灌溉技术。本文根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的实际情况,对葡萄黄河水自流微灌根域限制栽培的意义、可行性及生产实践效果、应用前景及限制因素进行了论述,旨在可持续、高效、低碳地发展宁夏葡萄产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人居环境由于活动带来相应空间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空间,这之中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村寨空间。总体上,将村寨的空间划分为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而之前的研究则是将两个空间分开,客观地阐述,研究的角度相对局限,并没有基于两个空间特性的原则下研究空间的可持续优化设计的可能性。从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两个层面对于现有的村寨空间进行实地问卷调研,以注重村寨物质空间的原真性、异质性、联动性,非物质空间的传承性为原则,提出合理的村寨物质及非物质空间的优化建议,使得傣族人居活动空间可持续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服装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已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体育训练与教学中的作用备受瞩目。这类服装以其独特的性能特点,能够极大地提升体育训练的效率,对运动员的表现与体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体育功能性服装在辅助体育训练与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设计原理、服装优势与辅助作用,为体育训练与教学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是由钢管混凝土和钢或混凝土通过优化混合而成的一类高性能结构,成为我国强震区桥梁主体结构的优选形式之一。文章简要论述了两种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工作机理和设计原理,即:①桁式钢管混凝土结构,由钢管混凝土弦杆和钢管腹杆混合而成的桁式结构;②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由内置的多肢桁式钢管混凝土及其外包的钢筋混凝土混合而成的空心结构。文章还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类结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单体为原料、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沉淀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采用NaOH将其水解得到苯乙烯-马来酸钠盐SSMA。采用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采用凝胶色谱(GPC)对其分子量进行了测定。将SSMA应用于颜料黑的分散,其粒径约为200 nm左右,分散指数(PDI)为0.2左右。与小分子分散剂对比实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加劲混合结构是由内置钢管混凝土部分和外包钢筋混凝土部分混合而成的结构,由于其在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上的优势,已在工程结构中得到应用。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标准》(GB/T 51446—2021)给出其轴压承载力和刚度计算方法。但以往研究主要针对单一参数,尚缺少多参数耦合作用下受力机理研究;且亟需验证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各行业下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依据。该文首先建立了轴心受压试验数据库,分析了影响该类结构轴压性能的关键参数;之后,运用验证后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开展多参数耦合作用分析,明晰多参数耦合作用对结构刚度、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弥补试验研究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揭示结构在短期、长期荷载下的内力分布规律,为长期服役下安全性分析提供依据。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可靠性分析,确定该类结构在房屋建筑、铁路桥涵、公路桥涵和港口工程中的可靠度指标,验证国家标准中轴压承载力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计量法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中1984—2022年数据库有关非酿酒酵母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非酿酒酵母领域的国家为西班牙239次、意大利180次、中国139次,国际上西班牙的罗维拉威尔吉利大学(la Universidad Rovira i Virgili,URV)和澳大利亚葡萄酒研究所(Australian Wine Research Institute)是目前该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机构,各机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但国内研究非酿酒酵母的机构合作关系疏散,多为大学二级食品学院。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非酿酒酵母鉴定、葡萄酒发酵、菌株混合发酵等领域,2012年后进入稳定、成熟的发展时期,但未来还需加强机构与人员之间的合作,注重学科交叉,更加深入地挖掘出非酿酒酵母在发酵类产品中的发酵性能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