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正>食用菌工艺学是生命科学和植物生产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七个方面的思政主题为食用菌工艺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示范作用。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课程思政的建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食用菌工艺学课程是生命科学和植物生产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做好思政建设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的科  相似文献   
2.
裂褶菌多糖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胞内总多糖产量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裂褶菌产多糖的液态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并研究其抑菌、抗氧化及保湿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浸粉29.5 g/L、KH2PO4 0.6 g/L、抗坏血酸0.006 g/L、β-环糊精17 g/L、谷氨酰胺0.000 5 g/L、透明质酸0.05 g/L、羧甲基淀粉钠3 g/L,采用最优培养基摇瓶发酵11 d,总多糖产量达5.35 g/L,10 L发酵罐发酵6 d,总多糖产量达6.39 g/L。10.0 mg/mL的裂褶菌多糖(SPG)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24%、33.75%、32.62%和42.51%;2.0 mg/mL的SPG对O2-·、·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4.58%、15.08%、18.61%、32.60%;在相对湿度(RH)为43%和81%的环境中放置8 h,保湿率均>98%;表明SPG具有较强的抑菌、抗氧化和保湿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白蜡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fraxinea)子实体与菌丝体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子实体与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参数,并测定其DPPH·、ABTS+·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g∶mL)、提取时间76 min和超声时间16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子实体多糖提取率为4.39%;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101 min和超声时间16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菌丝体多糖提取率为6.33%。当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子实体对DPPH·、ABTS+·清除率分别为45.67%和72.89%,菌丝体多糖对DPPH·、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51.67%和75.83%。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能降低植物油过氧化值(POV),表明白蜡多年卧孔菌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分离自锡林郭勒地区白桦林的一株木霉菌株XLGL201709100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以 菌丝生长能力和生物量为评价指标,对其最适生长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采用滤纸酶活(FPA)法对其产纤维素酶能力进行研究。 结 果表明,木霉菌株XLGL201709100被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其最适生长的固体培养基为木生菌葡萄糖蛋白胨酵 母膏(GPY)培养基,且在马玲薯葡萄糖肉汤(PDB)培养基中发酵3 d时,FPA为0.025 U/mL;以白桦木木屑为固体产酶基质发酵7 d时, FPA为1.043 U/g。  相似文献   
5.
以伏牛山系真菌资源群落为研究对象,将伏牛山系划分为5个样地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326份,实验结合经典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共鉴定出真菌159种,隶属于2门3纲9目42科88属159种.在科属组成上,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伞菌科Agaricaceae等8科,占总科数、总种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9.0%和44.6%;优势属为离褶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等6属,占总属数、总种数的百分比分别为6.8%和22.6%.食用菌36属共52种、药用菌42属共48种、有毒菌19属共25种.  相似文献   
6.
二年残孔菌摇瓶发酵较佳条件:最优培养基,葡萄糖38.08g/L,酵母浸粉8.54g/L,KH2PO4∶MgSO4=1∶1为4.25g/L,最优培养条件为温度30℃,500mL三角瓶装液量150mL,初始pH值为5,摇床转速180r/min,10%接种量的培养9d,达到最大产量15.5g.发酵罐使用培养基葡萄糖38.08 g/L,酵母浸粉8.54g/L,KH2PO4:MgSO4=1:1,初始pH值为5,装液量6L/10L,在温度30℃,搅拌速度380r/min,10%接种量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32h时达到大值15.8g/L.  相似文献   
7.
利用碳源、氮源、无机盐三个因子对榆黄蘑液体发酵培养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子的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发酵培养条件.优化出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2.08 g·L-1、牛肉膏2.73 g·L-1、碳酸钙2.30 g·L-1,在25℃、150 r·min-1下培养7 d为液体菌种发酵的最佳状态,获得的菌丝体最大干重达7.33 g·L-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