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红"逐渐自上而下地成为席卷中国大型会展活动与公共建筑的主要色彩。作为一种富有中国特色与政治意味的颜色,"中国红"能够轻易地渲染节日氛围与定位政治基调;但另一方面,对"中国红"进行广泛地、不加选择地运用却也导致了色彩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设计艺术的形式规律。同时,基于商业宣传与个人利益的膨胀,"中国红"又自下而上地塑造了大街小巷的"红色海洋",在带来大量多余的视觉刺激的同时,让城市的面貌变得混乱与庸俗。这种本应该属于节日的欢庆色彩在日常生活与国家形象中的普遍使用,究竟源于中国传统还是西方视角?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抗战延安时期重要的产品设计师张协和以及他创办的美坚木作厂为研究对象。试图展示出在那个特殊时代,张协和与美坚木作厂在木工设计和制造生产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即便在一个被封闭的环境中,美坚木作厂也具有很强的市场活力,很多方面都遵循了市场规律来运行。这将进一步让我们洞悉延安时期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现代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发生的途径和必然的手段,就是使延安的知识分子迅速接纳“人民性”的文艺思想。各种文艺创作之间存在着共通的审美方式,也拥有着相似的艺术价值观。“土”与“洋”之间审美地位的倒置,意味着艺术服务对象和价值等级序列的更迭,更体现出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即“元问题”:精英主义审美和民粹主义审美之间出现的互动和张力。《讲话》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起到了调节性和固定性的作用,从而确定了新中国艺术创作中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黄厚石 《饰》2014,(2):76-80
本文从当下中国设计批评研究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民国设计批评研究的价值与方法的论述,一方面强调民国设计批评的重要性,即民国时期的产业发展与媒体发展为设计批评提供了基础动力,决定了民国设计批评是中国现代设计的思想"启蒙";另一方面,指出民国设计批评研究有可能成为民国史或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一支。本文在对这些民国设计批评研究的基础问题进行初步探索的同时,试图寻找出民国设计批评研究的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