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41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不规则形的基地,夹在一群喧嚣嘈杂、争相炫耀粗鄙身段的房子之间,建筑师该采取怎样的设计策略,既能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以一种更加活跃的感性表达方式,给予建筑明确的形式,创造性地营造一种戏剧性的空间情景和场所氛围,又能与周遭的环境在对抗中消解孤绝,进而融入基地的脉络之中? 不妨,让我们先来阅读几张建筑师早期的设计草图.毫无疑问,从一开始,建筑师便设想与"怪楼奇园"中各类集中式大体量的建筑拉开距离,根据功能需求的不同,把建筑分解成几个大小不一的盒子式的体量,分散地嵌入到基地中去(图1),但各盒子之间因为缺乏有机的联系,好像成了漂浮着的一个个孤岛,因此,在第二轮草图中(图2),五个取景器般的功能体块朝内被处理成围绕着一个方形的中心庭院布置,朝外则象八爪鱼似地向四方伸展,窥探着周边的景观.  相似文献   
2.
易娜  黄居正 《建筑师》2006,(4):115-120
整个4月份,都在为奔赴中缅边境的娜允古城进行田野考察做各种准备——那儿地处边陲,路途偏远,却有着完整的傣族、哈尼族、广别拉祜族建筑聚落——查阅资料,调整体质,准备各种抵挡炎热,潮湿气候的物品,可人算不如开算,出发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风灾席卷了娜允所在的孟连县,期间还夹杂着冰雹。正在沮丧和遗憾之际,接到西藏山南署的邀请,在奇瑞集团的热心赞助下,前往探访山南地区的民居与建筑。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直至登上飞机我都并未曾预料到山南之行的收获如此丰富,印象如此强烈。  相似文献   
3.
改版前言     
时间就像握在手中的细沙,悄然间从我们指缝中慢慢流失,无声无息。回想十年前,经过马拉松般的诉求,掣肘、困扰着杂志发展的刊号终获解决。那一刻,我们知道,《建筑师》杂志或将因我们而荣耀,或也将因我们而蒙尘。十年间,《建筑师》杂志走过了重生、摸索和成长的艰难历程。我们不得不常常思索,如何在狂欢化、肤浅化的读图时代追问学术的独立和理性?如何在实利主义的万丈红尘中切近理论的澄明和透彻?十年来,当我们在穿越一条条魅惑路径的时代迷宫时,手中总像握着阿里阿德涅的线团一样,牢牢地保守着杂志得以存世的核心价值,赓续着杂志自身的传统。因此,每一次对杂志形式的改变、调整,都是我们试图无限地去(?)近并匹配于杂志的内容,都是我们试图寻找杂志终极精神气质的冒险。2013年,我们再次改版。  相似文献   
4.
清水会馆概况龚恺:董老师能不能稍微介绍一下这个建筑背后的东西。比如说,这个项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做设计做了多久?然后什么时候开始施工的?业主的大概情况?也不用太复杂,就是让我们了解一点具体的背景资料。董豫赣:谈到这个项目的起因还要追溯到我盖第一座房子的时候。当时,我跟甲方没处好,后来还写了一篇文章发在《时代建筑》上。然后,林鹰还写了一篇文章登在一本时尚杂志上。为此,我还觉得有些委屈。但林鹰说:你们建筑学的杂志都是建筑师同行在看,而没有真正的业主会看,所以上了时尚杂志以后没准就有人来找你。  相似文献   
5.
1917 1917年,已至而立之年的夏尔·爱德华·让纳雷从沉闷闭塞的瑞士边境小镇拉·夏德芳移居巴黎。巴黎在1853—1870年间,经过塞纳行政长官奥斯曼男爵17年的苦心经营,20世纪初早  相似文献   
6.
现代主义建筑与美国的富足之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20世纪现代建筑的脉络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指出了它与欧洲现代主义建筑之间的渊源关系,并通过对一些关键性人物、作品与事件所作的剖析,揭示了美国本土现代主义建筑的某些特质。  相似文献   
7.
项目名称:九间堂地点:上海浦东芳旬路599号设计人:俞挺设计团队成员:傅正伟、徐蕴芳、郑沁宇、朱江、张正明、王宇、章捷业主:上海证大三角洲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单位:梁志天设计师有限公司(室内设计)源景公司(景观设计)基地面积:1244.3m2建筑面积:地上381.0m2地下172.0m2设计时间: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施工时间: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结构性质:砖混总投入:276万(未含室内装修)  相似文献   
8.
柳亦春说他大学毕业后去了广州工作,跟广州两个朋友在那边搞了一个工作室。那个时候其实不叫大舍,就叫DeSHaus。后来他回同济读研,那边的工作室就散了。研究生毕业后,柳亦春和同学庄慎一起分到同济设计院,在设计院又碰到陈屹峰,他比庄慎研究生低一级。当时,他觉得设计院那种模式不太适合做他们想要做的建筑,所以又重新想起以前的那种工作室方式,大家能很有理想地去做事情。那时其实也不是说什么工作室,就是大家凑在一起,在设计院体制之外,大家一起玩,一起做一点设计,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东西。然后,他们三个人有一天决定一起出来搞一个事务所。英文名字已经有了,就用以前那个,然后就要想个中文名字。当时觉得“大舍”跟DeSHaus音差不多。而“舍”又是中国文字里面跟建筑相关的一个象形文字。舍字上面是人字头指屋顶,下面那个口子实际上是指围墙;而当中那个是指酒幌子,相当于现在的广告。以上这段故事就是大舍得名的过程。虽然在柳亦春平淡的叙述中看不到任何他们思想的波澜与权衡方向的痕迹,但平淡并不总意味着无故事的轻松,正像青浦的这座玻璃房子,静谧的外表下,虽然充满了很多建造过程中留下的未必如意的处理,但这仍不妨碍它的整体完美性。创造美的过程是艰辛的,而建筑只呈现了结果。下面,是对大舍主创人员的访谈,虽然没有太多语言的张力,但无张力的语言恰恰体现了建筑师与建筑性格的一致性。思想藏在宁静背后,思想者有时反而是沉默的。  相似文献   
9.
引子黄居正:下面先请王澍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王澍:宁波美术馆2001年就开始了,一开始是因为那边有一块江边上的,像上海外滩一样的殖民地时代的房子,叫做老外滩,想做旧城改造。在老外滩的最北边有一个原来宁波人坐船去上海的航运大楼,以前的这个城市里面,这种楼算是跟火车站一样,很重要的。当时我们这边知道了这个事,就鼓动市政府,说把这个楼改造成美术馆吧。当时主要是考虑旧城中心怎么样用个项目刺激它。记得在2001年末吧,我们去看了,我记得很清楚,许江老师站在码头上写了一封信,写给市委书记,“保留码头,这个码头不能拆。”最后他们就说你们做一个建议性的方案,看看怎么样利用这个码头。当时我们实际上是做了一个保护性的改造方案。因为我觉得像70年代的建筑,实际上也是城市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不能说它就应该拆掉,殖民地的房子就应该留下。所以当时我提的方案就是这个房子要保护,包括所有的码头设施全部划到美术馆的范围内,提了建议性的保护方案。接下来他们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决定把这个美术馆用改造的方式建到这里。  相似文献   
10.
试图结合日本战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同阶段,把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梳理出日本在吸收、消化西方现代建筑理念的基础上,融合本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文化,逐步建构、生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日本现代建筑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