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柠檬籽油资源,该试验对酶法-吸附联合工艺脱苦冷榨柠檬籽油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测定脱苦冷榨柠檬籽油的理化特性并比较其和市售常见食用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在脂肪酸组成上的差异。结果显示,酶法-吸附联合脱苦工艺较单一处理可显著降低冷榨柠檬籽油中类苦素物质含量和脱苦率,减少酸价、过氧化值和不溶性杂质含量,维持生育酚含量和碘价;二水平Plakt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柠檬籽油酶解-吸附复合脱苦法效率的主要因素有α-L-鼠李糖苷酶添加量、碱性白土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响应面优化该复合脱苦法参数得到:当α-L-鼠李糖苷酶添加量0.09%(质量分数),酶解温度46℃,酶解时间为4.1 h,碱性白土添加量为4.1%(质量分数)时,预测脱苦率有最大值(97.63±2.31)%。脱苦柠檬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达到(87.37±0.13)%,且必需脂肪酸占比高于市售菜籽油或花生油,同时富含生育酚,体现了较高的功能性。同时,由主成分分析可知脱苦柠檬籽油中脂肪酸组成与市售菜籽油均较为接近,但相关性分析则发现脱苦柠檬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与其余脂肪酸的相关度较高,说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食品中典型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类药物在渝东北地区的残留污染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乙腈萃取食品基质中残留的酰胺醇类抗生素, QuEChERS法进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分析检测;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渝东北地区食品中酰胺醇类药物残留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Qu ECh ERS-UPLC-MS/MS检测技术精确度高,氯霉素、氟苯尼考和甲砜霉素在0.15~50.00μg/kg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15~50.00μg/kg浓度水平范围内的回收率分别为85.2%~100.9%、76.7%~90.6%、85.3%~96.7%,精密度均小于15%,检出限为0.10μg/kg,定量限为0.15μg/kg。求解AHP模型可知,渝东北地区酰胺醇类药物残留的食品污染风险程度为:氟苯尼考>甲砜霉素>氯霉素。其中,...  相似文献   
3.
机械损伤是导致水蜜桃运输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合理的包装方式对水蜜桃的品质保持效果显著。本实验参考公路运输标准,于常温(23±1℃,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模拟不同距离的快递运输,以‘白凤’水蜜桃为试材,在外包装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5种内包装方式(P1~P5)对运输过程中水蜜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珍珠棉+保鲜膜的内包装方式(P5)能保持水蜜桃较高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失重与呼吸强度,减轻果肉褐变,减缓L*值的下降速率,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并保持组织较低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活性。综合新鲜程度、风味及口感等感官品质因素,P5包装处理对运输过程中水蜜桃的防护与保鲜效果最为显著,为最适宜水蜜桃采后流通的内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诱导采后李果实抗病反应的特征和效力。“凤凰”李果实经10 mmol/L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及病原菌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接种后,于20 ℃下贮藏5 d,期间观察果实病害发展情况,并测定果实H2O2、总酚、木质素含量以及抗性相关酶活性。结果显示,10 mmol/L MT处理能有效降低李果实采后R. stolonifer导致的根霉病发病率并延缓增加其病斑直径。单一MT处理能诱导李果实中苯丙烷类代谢酶活性及总酚和木质素含量的上升;但MT处理复合R. stolonifer接种则最显著的诱导果实H2O2迸发,同时提升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基化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以及总酚和木质素含量。通过这些结果可推测,MT处理可诱导李果实priming反应,使果实在遭受病原菌侵染时展现更强烈的抗病反应,从而维持果实贮藏期间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聚乙烯薄膜包装对红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适于采后红椒贮藏保鲜的包装方式。方法以"先红一号"红椒为试材,研究在常温((23±1)℃,80%~90%)条件下,5种不同厚度的聚乙烯薄膜包装(0.01,0.02,0.03,0.04,0.05 mm)对采后红椒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其余薄膜包装相比,0.01 mm厚的聚乙烯薄膜包装能显著延缓红椒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降低了质量损失率与腐烂率,维持组织较高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0.01 mm厚的聚乙烯薄膜包装可有效维持红椒的综合感官品质,与其薄膜袋内形成的低O2(4.15%~9.49%)及高CO2(3.40%~7.10%)体积分数的微环境密切相关。结论 0.01 mm厚的聚乙烯薄膜包装能更好维持采后红椒的贮藏品质,适宜用作采后红椒的包装贮运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HPMC)辅助反胶团萃取柠檬籽中类柠檬苦素的可行性,并对提取物质的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初提液中类柠檬苦素含量为响应值,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初提液制备的最优参数;以Placktett-Burman(P-B)试验筛选影响类柠檬苦素反胶团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并结合Box-Behnken(B-B)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活性考查类柠檬苦素对青霉菌和绿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初提阶段影响类柠檬苦素提取效率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1.5 h、液料比30:1(mL/g)、HPMC添加量0.5%、pH 6.5,该条件下提取率为(3.34±0.02) mg/g。P-B试验结合B-B试验结果表明,类柠檬苦素萃取的最优配方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ioctadecyl...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柠檬NFC果汁的加工工艺,本研究比较了琼脂絮凝法、酶解-吸附联用法、酶解-絮凝联用法和冻融细胞破碎法对柠檬原果汁的澄清效果,并建立了柠檬原果汁及经不同澄清工艺处理获得的柠檬清汁贮存期间柠檬苦素降解模型。结果显示,四种澄清工艺均可明显提高柠檬果汁的透光度并维持品质;酶解-吸附联用法对柠檬原果汁的澄清效果要优于其它三种方法,但显著降低了清汁中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P<0.05),该法最优参数为果胶酶添加量0.3%,纤维素酶添加量0.15%,酶解时间2 h,活性白土添加量为4%;经澄清处理的柠檬清汁样品在贮存期间柠檬苦素含量降解的速率常数(k)与Arrhenius数学模型的相关性高,且模型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经酶解-吸附联用法澄清处理的柠檬清汁中柠檬苦素降解反应活化能(Ea)显著(P<0.05)低于其余三种澄清处理法,说明该体系下柠檬苦素更易发生降解。因此,琼脂絮凝法、酶解-吸附联用法、酶解-絮凝联用法和冻融细胞法均可用于柠檬NFC原果汁的澄清,但在实际果汁生产中应考虑使用对功能性物质破坏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调控蔗糖代谢的角度分析了外源果糖处理减轻雷竹笋(Phyllostachys praecox f.Preveynalis)采后木质化败坏症状的机理。将雷竹笋分别用0(对照)、10、20、30或40 mmol/L的果糖溶液进行喷淋处理(20℃),随后置于4℃、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冷藏20 d,期间每隔5 d取样测定笋体木质化和品质参数、可溶性糖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UDPG)含量以及蔗糖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20 mmol/L果糖处理较其他处理能更为显著地延缓雷竹笋冷藏期间硬度、失重率、笋体褐变度以及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上升,提高出汁率,维持品质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控制笋体冷藏期间木质化败坏症状的发展。20 mmol/L果糖处理可显著上调雷竹笋在冷藏期间蔗糖合成方向的基因表达量(PpSS2、PpSPS和PpSPP),促进蔗糖合成并减少UDPG的积累;同时,经果糖处理的雷竹笋中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相关基因(PpPAL、Pp4CL、PpCAD、PpF5H、PpCCOMT和PpPOD)的表达丰度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柠檬非浓缩还原汁(Not From Concentrate,NFC)中微生物多样性,为柠檬NFC灭菌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采集不同品种柠檬NFC,利用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柠檬NFC样品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差异.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147231条有效16S rDNA序列和113238条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了解杏鲍菇成熟衰老机理,探讨其对乙烯的敏感性,以杏鲍菇为试材,研究常温条件下((20±1)℃、相对湿度70%~80%)杏鲍菇子实体内源乙烯释放规律及不同剂量(1、10、100、1 000 μL/L)外源乙烯对其内源乙烯释放和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采后乙烯释放量随子实体的继续发育逐渐增加,分别在贮藏的12 h和36 h各出现一次释放高峰,释放量分别为贮藏前的12.53 倍和7.57 倍;同时外源乙烯能不同程度地诱导子实体内源乙烯的释放,并推迟乙烯跃变启动时间,促进多酚氧化酶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褐变程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加快可溶性糖及蛋白的降解,降低子实体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加速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并使子实体的抗氧化物质(总酚、类黄酮)含量相比对照组保持在较低水平。由此说明,外源乙烯处理能够加速杏鲍菇的采后衰老进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杏鲍菇采后衰老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